9月26日,中共中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公布“中山改革典型案例30項”。其中,市市場監管局“全省首創‘個體集群’登記制度”“健全企業商業秘密多維立體保護體系”和“58個領域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之“提升個體工商戶信用監管數據質量”等3個事項入選“十大集成式改革”案例。
近三年,中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不移高舉改革大旗,激發改革動力,始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唱響“敢問路在何方”,敢于挑戰不可能,不在困難面前卻步,精準改革、持續攻堅,以改革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問題。
全市上下改革激情迸發、活力涌流,一批集成式改革開辟新天地,一批小切口改革撬動“大變化”。經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遴選出“中山改革典型案例30項”,展現中山改革豐碩成果,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激揚改革精神、勇當改革先鋒,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上,堅持只要有利于高質量發展就大膽闖大膽試,以改革的堅實步履,闖出中山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一場又一場革故鼎新的新勝利!
下面一起了解市市場監管局的入選事項:
營商環境十大改革
改革做法:堅定不移打造用心用情、無私高效服務企業的一流營商環境,四年來累計推進500余項改革措施,典型案例包括:一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二是新供應用地“拿地即動工”;三是新建商品房、工業廠房“交驗即發證”;四是線上稅費業務全市域集約處理;五是全省首創“個體集群”登記制度;六是產業政策全周期管理;七是全省首創支持起訴端口前移;八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九是企業商業秘密多維立體保護;十是“企業服務1號線”。
改革成效:產業項目“預受理”縮短審批時限90天,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2個工作日,新建商品房、工業廠房等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線上稅費業務辦理效率提升2倍多,火炬開發區成為廣東省首批10個營商環境改革試點之一等。
案例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中山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檢察院、市財政局、市政務和數據局、火炬開發區
“信用中山”改革
改革做法:建設“1+2+3+N”信用基礎體系,58個領域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打造一站式信用融資擔保平臺,創新投標、履約保證金電子保函改革,創新“信用+審批”服務。
改革成效:“信用中山”經驗在第五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推廣,獲評國家第四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2024年第2期地市級信用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案例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政府辦公室(原市金融局)、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