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標簽,是將一個產品從原料采購、運輸、生產到銷售過程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當量,在產品包裝上以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
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導致全球的“溫室效應”現象正在引起關注。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各種日常來源,包括食物和飲料、衣服、建筑和交通,它們產生的碳排放可以使用碳標簽披露,以衡量它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全球已有英國、歐盟、美國、韓國等12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地區正在積極發展碳標簽制度,中國建立和推行碳標簽制度已有10余年。
按照碳標簽的披露內容,現行的產品碳標簽主要分為碳足跡標簽、碳減排標簽、碳中和標簽三類。
在“2022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上,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正式向全球公開發布。碳足跡標識作為大灣區碳足跡工作的象征符號,是全國第一個政府層面發布的碳足跡標識。標識整體采用圓形構圖,巧妙融合了足跡、海洋、CO2、魚兒、綠葉等元素,以紐帶相互連接,體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享綠色發展成果的設計理念。
碳標簽主要針對出口產品,是鼓勵消費者和生產者支持保護環境和氣候的一種方法,更多地取決于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社會道德和責任感。作為推動綠色低碳消費的重要工具,碳標簽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樹立綠色消費理念。通過碳標簽引導消費者選購低碳環保的產品,推動全社會消費的綠色低碳轉型。二是助推企業開展綠色轉型。消費者綠色消費模式有助于促使企業升級改造提升競爭力。企業選擇可持續發展道路、追求低碳、節能和環保技術的價值創新,承擔社會責任,推動低碳產業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三是有利于國家應對進出口貿易壁壘。當前,發達經濟體正在設立各種碳壁壘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外貿和經濟發展,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謀劃的清潔競爭法案,歐盟推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等。企業開展產品碳標簽工作,有助于及早應對貿易壁壘,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