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工作部署,扎實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工作,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構建“1+1+N”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聚焦上市、后備上市、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及中山傳統優勢產業,創造性的開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流動工作室工作,將流動工作室設立在企業內部,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全面服務。至目前,我市已建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流動工作室101家,將知識產權專業服務送進企業,按照企業需求并結合國家、省、市知識產權政策予以精準服務,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支持企業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室支持企業制訂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發展規劃,強化對采購、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的全鏈條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支持企業開展專利分析評議,研判侵權風險制訂應對預案。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員工盡職調查、技術來源合理性調查等技術秘密及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及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完善內部運營秘密及技術秘密的保密制度,有效降低企業風險。截至目前,已助力44家企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
二是支持重點企業培育布局高價值知識產權。推動20家企業建設企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制定知識產權布局方案,加強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推動12家企業建立專利導航發展工作機制,指導企業運用專利信息檢索分析,開展高質量專利挖掘與布局,形成支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未來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組合,提高企業對自有知識產權產品和主要競爭對手進行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監管的能力。截至目前,已為企業布局超200件國內發明專利申請。目前流動工作室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3000件,占全市擁有量的20%。
三是為重點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服務。為重點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用服務通道,多次深入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專業指導意見,幫助企業在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初期快速有效應對,避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四是提高重點企業知識產權海外保護能力。支持重點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布局,為企業提供優質及時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鼓勵和引導重點企業建立參加展會展前知識產權風險排查機制。積極推廣開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的經驗做法,鼓勵企業購買海外知識產權保險。截至目前,已為工作室企業布局7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
五是促進重點企業知識產權高效運用。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知識產權金融對接服務”等活動,支持企業開展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混合質押,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充分發揮專利交易平臺、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機構、產業園區等力量,幫助重點企業挖掘專利轉化需求、提供精準專利供給信息、開展精準輔導、提供免費公益服務,切實提高企業專利運用能力,其中工作室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獲銀行授信超70億元。
目前設立流動工作室的企業中,13家企業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4家企業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5家企業獲評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44家企業新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
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推進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流動工作室工作,做好重點企業流動工作室的跟蹤服務。主動為已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流動工作室的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并擴大流動工作室的數量,為更多企業提供服務。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強化知識產權“店小二”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切實把服務重點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