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發展論壇暨成果發布會在廣州召開,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一級巡視員謝紅、中華商標協會會長馬夫等出席會議。其中,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送的《網格化全方位推進中山市商標品牌建設》典型案例獲評“2023年度廣東省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并在會上作優秀案例分享。
優秀案例分享:
會上,市市場監管局以“網格化全方位推進商標品牌建設,中山市實現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全覆蓋”為主題作優秀案例分享,介紹中山市扎實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工作,積極構建“1+1+N”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中山受理窗口,建設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全方位開展商標品牌建設工作,形成了市、鎮知識產權協同服務格局,上下聯動作用日益顯著。
一是集體商標增長“上臺階”。2023年全市獲準注冊的集體商標達8件,累計擁有集體商標達到9件。把建設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作為“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舉措,將商標品牌理念傳導到最基層,“橫門”“左步”“黃圃臘味”“橫門出海旅游”“中山市信息產業協會”等集體商標相繼獲準注冊。經過三年的工作推動,全市集體、證明商標已達12件。
二是實現商標業務“就地辦”。在全省率先開通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將商標申請、政策咨詢、專利信息查詢等業務下沉基層窗口,實現全市23個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全覆蓋,群眾和企業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商標申請等相關業務。截至2023年11月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中山受理窗口共受理各項業務3651件,業務量位列全國第17位,省內僅次于深圳市,其中通過鎮街指導站辦理業務1955件,占全市總量的55.7%。
三是商標品牌培訓“送上門”。全市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已全部開啟知識產權意識提升行動,開展各類型知識產權培訓193場,參與企業近5000家,有效營造基層知識產權創新創造氛圍。“線上+線下”培訓齊頭并進,結合各鎮街當地產業特色,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型人才培訓和指導站服務人員培訓,已指導17個鎮街面向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系列專場培訓,設置“線上”知識產權“網課”20期。
四是地理標志發展“成規?!?。各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結合當地農業特色,挖掘并加強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培育和使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政企對接服務平臺。按照“應用一批、申報一批、籌備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推進形成“34567”工作新格局,進一步提升全市地理標志品牌價值。
五是地理標志案件“零的突破”。為進一步加強商標品牌建設,強化商標品牌的維權援助功能,依托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加掛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目前已建成15個。指導站在服務企業過程中發現的商標違法線索及時提供給市市場監管局,商標侵權假冒案件立案103宗,辦結112宗,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累計4件,地理標志案件實現零的突破。
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高標準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提升鎮街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的服務水平,服務中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