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廣東省地理標志保護發展高級培訓班在中山成功舉辦。本次培訓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與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聯合主辦,省知識產權研究會承辦,深中標準研究中心協辦。來自省內的企事業單位代表,以及中山市市鎮兩級地理標志分管領導、業務骨干,市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及培育企業負責人、商協會代表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等,約100人參加。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運用促進部副部長王賢峰出席活動并致辭。他表示,當前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及地理標志工作。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視察時強調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7月,省委書記黃坤明到茂名高州市進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題調研,強調要抓好“百千萬工程”實施。目前,廣東地理標志工作成效顯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孕育出許多極具廣東特色的優質地標產品,推動地理標志成為鄉村振興建設的支柱性產業。去年11月頒布的全國首部綜合性地理標志地方性法規《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為促進地理標志產業發展夯實了法律基礎。他指出,在中山舉辦本次地理標志高級培訓班,正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地理標志工作重要指示,推進落實“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
專題學習 集智聚力
此次培訓緊扣“地理標志助力‘百千萬工程’”的主題,充分結合省市地理標志工作實際和發展需求,精心設計課程,盛邀行業專家學者、服務機構、專業律師。采取“專題學習+觀摩實踐”的模式,讓參訓人員滿懷期待而來,滿載收獲而歸。
專題學習環節特別邀請了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處二級調研員李吉海,暨南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李靜,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陳星,華南農業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鐘繼軍,中山市深中標準質量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標準化高級工程師葉俊文及廣西善功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祖婷等專家,圍繞“地理標志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用”作主題授課。
▲李吉海:《規范使用 強化監管——促進地理標志健康發展》
▲李靜:《國際地理標志法律制度與產業發展最新動態以及廣東高品質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前景》
▲陳星:《地理標志行政與司法協同保護機制構建》
▲鐘繼軍:《以地理標志促品牌建設,助力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葉俊文:《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構筑與檢測實務》
▲陳祖婷:《地理標志侵權認定及保護策略》
地理標志領域專家、學者和一線實務人員的講座既有地標發展的高瞻遠矚和地標實踐的深邃思考,又有把握國際發展和國家大局的宏觀引領和跨部門協同保護的微觀剖析,提升了參訓人員地理標志培育、運用、管理和保護能力,對提升市場主體地理標志運營水平、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觀摩實踐 賦能前行
此次培訓聚焦地標產業發展精心定制觀摩實踐線路。在中山市得福肉食制品有限公司,參訓人員參觀企業博物館,聽取企業發展歷程、工藝流程,實地參觀體驗傳統工藝工具展及情景餐廳。在廣東榮業食品有限公司,參訓人員循著“源、族、啟、立、揚、創”的足跡體驗臘味文化館,深刻感受黃圃臘味龍頭企業的傳承與發展、近距離參觀傳統臘味制作技藝與現代臘味制作的機械化進程。
▲觀摩實踐現場合影留念
▲參觀了解黃圃臘味產品
為期2天的培訓,現場反響熱烈,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內容詳實、安排得當,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錨定目標,共聚合力,用實際行動做強特色產業、做優地理標志、做活鄉村振興,推動省市地理標志工作邁上新臺階。
目前,中山市正打造“34567”地理標志工作格局,形成3個已獲批、4個待獲批、5個申報中、6個挖掘培育和7個擬培育的梯次培育發展隊列。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用標企業數量已達73家,年產值超8億元,年產量超兩萬噸,用標企業數、年產值及年產量三大指標連續兩年實現成倍飛躍式突破。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謀劃助推更多中山“土特產”“出圈”,探索“地標”變“金標”之路,爭取為地理標志“百千萬工程”貢獻“中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