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盲盒營銷風靡市場各個角落,在市場上制造了不少話題熱度,不僅給商家提供了新的賣點、發展點,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新鮮的消費體驗,幾乎形成了“萬物皆可盲盒”的現象,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盲盒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方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誘惑性和刺激性,深受年輕人的追捧,但對于一些自制力差、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齡兒童,特別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導致跟風消費。同時,隨著盲盒營銷的火爆,概率信息不透明、虛假宣傳、“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售后服務不到位、誘導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費、限制或剝奪消費者的退換貨權利等問題也逐漸顯露,擾亂了市場秩序,侵犯了消費者權益。
為規范盲盒經營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期已出臺《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并實施,填補監管空白。
消費者在盲盒消費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防過度營銷現象,留意銷售負面清單。
《指引》規定,藥品、醫療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等在使用條件、存儲運輸、檢驗檢疫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食品、化妝品,不具備保障質量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條件的,不應當以盲盒形式銷售。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
2.盲盒商品必須明碼標價,與非盲盒銷售商品價格差距不應過大。
《指引》規定,盲盒經營者要合理確定盲盒價格,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實施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消費者在盲盒消費中,如遇到盲盒價格不透明、臨時加價等行為,有權利說“不”!
3.盲盒經營者應當公示投放數量、抽取概率、商品價值范圍等關鍵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指引》規定,盲盒經營者應將盲盒內物品的商品名稱、商品種類、商品樣式、抽取規則、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商品價值范圍等關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保證消費者在購買前知曉真實情況。盲盒經營者不得以折現、回購、換購等方式拒絕或者故意拖延發放盲盒,不得設置空盒。
4.清楚了解盲盒的售后服務方式,明確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情形。
《指引》規定,盲盒經營者通過充分告知提示,并經消費者單次購買時確認后,以互聯網形式銷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盲盒經營者不得以默認勾選方式替代消費者確認環節。以全包形式銷售整套系列商品,該系列內商品清楚確定的,經營者應依法執行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并依法依規履行退貨、更換、修理等義務,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公開投訴方式、處理流程、退換貨標準等信息,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售后服務義務。
5.盲盒經營者禁止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
《指引》規定,盲盒經營者不得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當依法確認已取得相關監護人的同意,并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解決未成年人消費爭議方面提供便利。
6.盲盒經營者應自覺承諾不囤貨、不炒作、不直接進入二級市場,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盲盒隱藏款的稀缺性可能誘發投機行為。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有些盲盒隱藏款甚至翻了數十倍在市場售賣,甚至有些盲盒企業直接參與二手市場買賣,破壞了二級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也刺激了消費者的投機心理從而購買盲盒。《指引》鼓勵盲盒經營者通過設定抽取時間、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等方式建立保底機制,引導理性消費。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要適度、理性對待盲盒營銷行為,切勿跟風購買。在選購盲盒時,要盡量選擇證照齊全、經營正規、信譽度良好、售后服務完善的實體商店或購物平臺,仔細查看商品說明和售后服務評價,不要購買劣質的盲盒產品。家長作為監護人要科學引導孩子理智認識盲盒產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理性的消費觀念。開學季臨近,建議學生家長優先考慮安全實用的文具,謹慎購買盲盒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