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啟動首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調動各方資源、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提升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和能力。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坦洲分局圍繞“商業秘密保護進企業”主題,結合省市場監管局關于經營者加強商業秘密保護指引,開展企業走訪法動,從商業秘密是什么、為什么要保護商業秘密、如何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內部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指導和宣傳。活動開展以來,共走訪企業16家,引導企業提高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強化自身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全面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力度。
▲開展企業走訪活動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坦洲分局將結合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普及政策法規,加強行政指導服務,強化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意識,提升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進一步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普法宣傳:
商業秘密保護,你知多少?
一、什么是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二、商業秘密有什么特點?
1.非公知性,不為公眾所知悉;
2.價值性,具有(包括潛在的)商業價值;
3.保密措施,權利人采取了相關保護措施。
三、商業秘密的種類有哪些?
1.技術信息。與產品研發相關的技術信息,包括:產品配方;生產加工技術、圖紙;關鍵環節控制技術;研發過程中的試驗數據;產品的改進或更新換代方案等;
2.經營信息。與產品或原材料價格及購銷渠道、營銷策略有關的經營信息,包括:產品的研發、生產成本信息;主要原材料采購渠道及價格信息;競標方案;客戶的聯系方式、需求、交易習慣及潛在的交易動向;擬定中的營銷策略,擬投入使用的產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等信息。
四、商業秘密泄密的主要途徑
1.企業內部人員泄密;
2.商業秘密信息管理不善;
3.接待外來人員采訪、參觀、考察、實習中疏忽大意;
4.對外發布信息。
五、企業應當怎樣保護商業秘密?
第一點,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保密制度
首先要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也就是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采取保密措施:
1.在企業內劃定保密區域,并在保密區域內加強保衛措施,確定明確的管理辦法。
2.對企業的重要文件、資料應及時確定其保密級別、加蓋保密章,予以存檔或銷毀,同時應制定出企業相應的文件管理、借閱、復印、銷毀辦法,以及外發文件的審閱辦法。
3.把商業秘密限定在必須了解該秘密的員工以及第三方、合同方范圍之內,對職工應限制掌握的知識,并加強對員工的保密教育,或者將各關鍵部分進行分解,使每一涉密者不能擁有完全的商業秘密。
第二點,也是企業自助行為的最重要一點。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簽訂保密協議。企業同職工簽訂保密協議,有兩種方法:
1.企業直接同接觸商業秘密的職工簽訂《保守商業秘密協議書》。
2.企業可以在同職工簽訂的“聘任合同”或“勞動合同”中寫明保密條款和違約責任。
第三點,在每當從事商業活動需要披露機密信息時,必須與商業合作伙伴簽訂保密協議。
企業不僅應當保護商業秘密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還應當防止無意中侵犯他人的商業秘密以免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有必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和做法。
總體來說,企業進行商業秘密保護需要保證部門和人員的雙重到位,還需要在涉及商業活動的各環節中對商業秘密進行識別、定級、管理,并且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商業秘密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