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解決“辦事難”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便民、高效、規范、廉潔”的服務宗旨,自我革新、同頻共振,科學有序地推進全市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工作,確保形成“事事有標準,處處有規范,人人有專責”的工作新格局。
建立許可事項清單標準化
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對市市場監管局236個政務服務實施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確保全方位完善各事項承諾辦結時限、流程環節完備性、流程內容詳實性等15個辦事指南要素,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在市鎮兩級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流程化審批,大大提升了政務服務的質效。
建立政務服務事項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法律法規、政策變動情況及時對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實施清單、辦事指南進行動態調整,安排專人對事項要素進行核查,持續提高各類要素的準確性,確保服務事項清單實現標準化運作。
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嚴格規范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
構建行政審批過程標準化
編印《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服務工作制度》,規范審批服務工作各環節各流程的操作規范與要求,構建“審管聯動”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差錯、防止權力尋租,確保“廉潔審批”和“高質量審批”。
編制中山市地方標準《企業開辦服務規范》以及《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服務規范》,形成全市統一、標準一致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行政工作透明度,為優化中山營商環境助力加分。目前,該項工作處于立項評審階段。
深入開展行政許可數據信息歸集標準化工作,不斷強化食品藥品經營許可工作電子化建設,全面梳理、分類歸集我市食藥經營“綜合亮證”改革行政許可數據,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數據信息化時效性、準確率,確保全環節審批過程所產生的數據符合國家、省局的報送標準和要求。
針對“企業開辦”指標領域營商環境建設以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改革措施落地實施情況等內容開展鎮街營商環境建設交叉檢查,推動鎮街政務服務工作規范化,不斷提升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
推進審批機制創新標準化
全面推行全流程網上辦理機制,推動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逐步建立“線上申報為主、線下申報為輔”的多層次服務體系,“標準化”規范完善網上審批,讓“數據跑”代替“人工跑”。
持續迭代升級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工作,梳理“一件事”服務目錄,再造審批服務流程,變“一事一流程”為“多事一流程”,為群眾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審批服務。在已上線“我要開藥店”等137個“一件事”事項的基礎上,落實推進民生實事“一件事”工作,將企業設立、企業注銷、食品經營許可與其他部門的業務“一件事”辦理充分延伸至鎮街,通過業務講解、實操培訓,確保鎮街熟練掌握辦理流程、系統操作等。
整合市場監管領域相關聯的審批事項,推行“一窗受理、同步流轉、分類審查、聯合核查、限時辦結、統一出證”的并聯審批新模式,聯動限時辦理,最大限度減少申請人跑動的次數。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信用+審批”極簡審批服務工作機制,推出“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市場主體可享受“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承諾準入”“即來即辦”等守信激勵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