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把抓好基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作為鞏固和深化市場監管改革成果的固本之計和強力之舉,對標先進,取長補短,著力構建覆蓋全面、配置合理、服務高效的市場監管體系,不斷提升基層履職能力和監管效能,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高位謀劃部署,壓實責任,協同聯動聚合力
從工作機構著眼,成立市、鎮街兩級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全市“一盤棋”上下聯動,合力推進工作開展。從機制建設入手,制定全市市場監管分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三年實施方案;組織編寫工作指南、標識指引,完善黨的建設、崗位職責與規范、內務管理三方面共46項的制度規范,明確市場監管分局職責事項、行政許可辦理流程及工作規范、29項業務指導、10項綜合檢查工作指導等業務規范,經四次征求意見,形成“1+3”規范指引,為基層分局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供具體指南。從高效統籌著力,召開全市系統基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推進會及分片座談會,部署任務,凝聚共識,交流經驗,群策群力;將“兩化”建設情況列入市對鎮街政府年度質量工作考核要點,爭取轄區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二、堅持標準規范,逐步提升,夯實基礎抓保障
在“清”上做文章,明晰監管事權。按照全市統一推進事權調整工作的要求,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摸底,通盤考慮,綜合平衡,充分征求科室、鎮街分局意見,形成調整建議。有關授權事項清單、權責清單由市政府發文實施,同時依照“誰審批、誰監管”原則,各鎮街負責實施與依申請事項相關的日常監管行政檢查職權,構建大市場監管體制下上下貫通、協同高效的監管一體化格局。在“全”上做文章,做細業務流程。組織編制商事登記、其他行政許可類工作流程圖18張,執法監管工作流程圖22張,明確工作步驟、過程節點、工作時限等。在“精”上做文章,提升隊伍素質。以滿足基層需求為導向,突出“短平快”“精專實”,通過專題講座、主題授課、實訓教學、業務交流研討等形式開展業務培訓。在“實”上做文章,強化硬件保障。通過優化辦公環境、配齊功能用房、規范標識標志、完善配套設施,促使市場監管分局整體形象規范統一,隊伍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在“變”上做文章,探索智慧監管。改變傳統監管模式,把運用信息化技術推進市場監管轉型升級列入議事日程,啟動智慧監管服務平臺建設,該平臺主要建設全局統一公用能力及局統一業務系統,目前已完成“經營主體態勢”一網統管子專題設計及初步上線。
三、強化示范引領,守正創新,履職效能再提速
積極發揮試點分局、星級分局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召開座談會、搭建網絡工作交流平臺、在公眾號推送創建信息等形式,促進相互交流、對標學習、共同提升。在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進程中,各鎮街分局高度重視、主動作為,特別是分局局長主動擔當作為,親自謀劃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積極爭取轄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并主動到星級分局交流學習,互學互鑒,形成競標爭先、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達到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共同提高的目的,目前全市系統被評為五星分局1個、四星分局4個、三星分局3個,星級分局占比約35%;全市系統23個分局基本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任務,基層市場監管體系和治理能力標準化規范化進一步提升,基層分局創新變革治理形態,創造了很多全市首創的監管經驗。火炬開發區分局積極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建立“工業園區規范餐飲服務區”,為流動小攤販提供“穩定的家”;打造全市首個“網絡餐飲放心消費示范區”,示范區內在營餐飲單位均做到“六大明”“四個全覆蓋”“一個放心”。南朗分局積極與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東部有效對接,成為全市首批在“全民投票查餐廳”活動引入現場快檢的鎮街,同時在全市鎮街率先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全覆蓋。三鄉分局建立全市首個村級市場監管機構——聯絡服務站,實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經營主體登記手續。坦洲分局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在全市率先形成與鎮街多部門聯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機制,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