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高溫高濕天氣,濕米粉類食品以及泡發的銀耳、木耳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如果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繁殖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為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市市場監管局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選購食用濕米粉,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一、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椰毒假單胞菌并不致命,但在潮濕溫熱的環境中,它會產生一種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有兩個特點,首先是毒性極強,進食后一般2~24小時會出現輕微腹瀉、惡心、嘔吐、全身無力等現象,重者可出現肝脾腫大、皮下出血、休克等癥狀,中毒死亡率高達40%~100%;其次是耐熱性極強,日常生活中各種烹飪方式,基本無法破壞米酵菌酸的活性,需要在120℃的高溫下,烹煮半小時才會分解失去活性。
二、如何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1.近年來,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多出現在濕米粉類食品。消費者在選購濕米粉等食品時務必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預包裝食品時,要注意產品標簽以及保質期。在選購散裝銷售的河粉、腸粉、粿條、米線等濕米粉時,要查看食品是否符合包裝標識要求,明晰所購濕米粉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要素信息以及是否在冷藏條件下銷售。
2.食用濕米粉前要重點檢查保質期,若發現發酸發臭等變質現象,要立即丟棄。當前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無論是食品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應按照保質期時間銷售或食用濕米粉。
3.食品經營者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購進濕米粉時,要選擇具備正規資質的生產企業。儲存濕米粉時應按照標簽標示的存儲條件進行冷藏或在陰涼處保存,避免受到外界環境污染,導致細菌繁殖。
4.椰毒假單胞菌也可能在泡發木耳、銀耳等食材上繁殖,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泡發銀耳、木耳時間不宜超過4個小時,泡發后要及時加工食用,如需過夜應放冰箱冷藏。采購食用時不要選擇鮮木耳或鮮銀耳,如發現食材變質有異味要立即丟棄。
三、疑似中毒要及時處理
1.疑似食物中毒時,請及時就醫,并將剩余食物保存好帶到醫院,以便于醫生明確診斷。
2.米酵菌酸毒素無特效解毒藥,應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對毒素的吸收,同時告知醫生進食史,以便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