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又到了一年中蟹肥黃滿的季節(jié)。螃蟹因其肉質鮮美、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秋季美食。為幫助廣大消費者如何正確選購,安全食用螃蟹,中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示如下。
一、如何正確且科學選購螃蟹
消費者應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索要發(fā)票或收據(jù);線上購買的螃蟹,收到貨后應及時查看螃蟹是否存活新鮮。新鮮活蟹的外殼應具有光澤、臍部飽滿、腹部白潔。在挑選螃蟹的過程中,可以將螃蟹翻轉放在地上使其腹部朝上,大部分活蟹能迅速翻轉過來。
二、如何正確食用螃蟹
為做到安全食用螃蟹,廣大消費者應該做到“五不吃”:
(一)死蟹不吃
死蟹體內(nèi)的寄生細菌會繁殖并擴散到蟹肉中,使得蛋白質分解產(chǎn)生組織胺。蟹死的時間越長,體內(nèi)積累的組織胺越多,毒性越大。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壞,食用后會引起惡心嘔吐,面頰潮紅,心跳加速等。
(二)隔夜不吃
在某些維生素的作用下,吃剩的熟螃蟹也會分解出組胺,回鍋加熱也難以破壞毒素,從而容易導致中毒。因此,蟹最好現(xiàn)蒸現(xiàn)吃,一般不要超過4小時。
(三)生蟹不吃
螃蟹體內(nèi)含有各種病源微生物。部分蟹體存在肺吸蟲幼蟲卵,抵抗力很強,只用黃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殺死。因此,食用生蟹、醉蟹,極易誘發(fā)肺吸蟲病,可引起咳嗽咯血,如果病毒進入腦部,還會引起癱瘓。
(四)“部件”不吃
螃蟹的體表、腮部和胃腸道,占滿了細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因此,食用時必須除盡蟹腮,蟹腸,蟹心(俗稱六角板),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內(nèi)有泥沙)。
(五)過量不吃
因螃蟹性寒,蟹黃中的膽固醇又很高,一般人每次吃螃蟹時,以2只為限,一周內(nèi)不可超過3次食用。若是孕婦、患有消化或心血管疾病的人、過敏體質者、痛風者應盡可能少吃,甚至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