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將至,晝夜溫差大、市民外出聚餐活動增多,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為保障春節期間市民的飲食安全,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廣大消費者提出以下風險提示:
一、要謹慎選擇就餐場所,注意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環境整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高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點餐時結合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謹慎選擇食用刺身、涼拌菜等高風險食品。拒絕到無證餐飲單位消費,不購買路邊無證的攤販小吃。樹立節約意識,提倡使用公勺公筷,拒絕浪費,踐行“光盤”行動。就餐后及時索取并留存消費票據等憑證。
二、購買畜禽肉時,注意查看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檢驗合格證。購買預包裝食品時,要注意查看外包裝上的產品配料表,還有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漏氣現象。從餐飲單位購買外帶盆菜回家食用,要注意在購買后4小時內復熱食用,確保煮熟煮透。如確實需保存的,應在10℃以下冷藏且不超過24小時,重新復熱時應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方可食用。豆類(扁豆、四季豆、刀豆等)中含有皂素,對人體胃腸道有強烈刺激性,必須徹底加熱煮透再食用。不要購買和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來歷不明的食物(如野生蘑菇、河豚以及各種標稱“野味”的食品)。新鮮食材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不同的食材在保存時應做到生熟分開、葷素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三、在網購食品或半成品時,要注意查看賣家的食品安全相關證照及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盡量選擇大型成熟、經營資質齊全的網絡平臺,貨比三家,不要盲目跟風。可選擇近距離的餐飲單位訂購,縮短食物運送時間。盡量不網購涼拌菜、生食品種、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收到食品后要檢查食品包裝及食材質量,及時加工、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四、消費者在外就餐后一旦發生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不適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可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45進行報告,并保存相關證據,以配合有關部門對事件的調查處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歡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如發現危害社會公眾的食品及其違法行為,也可撥打舉報投訴電話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