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預付式消費逐漸成為零售和服務領域的主流消費業態,多在美容美發、游泳健身、餐飲、商場、超市、教育培訓等行業廣泛使用。中山市消委會結合處理的案件,總結了預付式消費常用套路,發布消費提醒。
預付式消費常用推銷套路
套路一誘導充值
推銷時,以充值金額越大,禮品贈送越多、檔次越高或享受折扣越大為“誘餌”,對消費者進行沉浸式洗腦,誘導其進行大額充值。
套路二 夸大宣傳
口頭宣傳時,故意對產品或服務質量進行夸大或虛假宣傳,消費者在實際消費過程中,商家無法提供與銷售時承諾內容一致的產品或服務。由于只是口頭宣傳,無宣傳廣告佐證,加上合同協議沒有相關約定,導致消費者難以維護自身權益。
套路三 模糊限制消費條件
辦卡時,對卡的使用期限、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退卡和轉卡方式等方面未標明或標注不清,未明確持卡人的權利,導致產生消費糾紛。
預付式消費提示
一、小心謹慎選擇商家
在辦卡前,要查看經營者相關證照,詳細了解商家的信譽和經營狀況,盡量選擇規模較大、連鎖式的經營者。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經營者信息,或登錄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查看經營者被投訴情況,降低消費風險。
二、一次儲值不宜過多
要結合自身需求、經濟能力、消費習慣等因素適度理性消費,避免付款后實際不使用造成的資源浪費、違約金承擔等。不要貪圖便宜大量購買或充值額度過大,盡量選擇時限較短的月卡、季度卡,避免承擔過大風險。對在短時間內大量發放預付卡、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時,更要提高警惕。
三、牢記簽訂書面協議
不少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時只聽信商家口頭承諾并沒有簽訂合同、服務協議,遇到商家跑路等情況,口說無憑、欲哭無淚。消費者要對預付式消費的使用范圍、期限、功能、限制和退款條件等信息了解清楚,并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
四、 妥善保留消費憑證
付款時盡量以電子方式轉賬,注意妥善保存付款憑證、合同或協議、宣傳單等。建議消費者定期核對消費記錄、剩余服務次數、充值賬戶余額等信息,在有效期內及時消費,每次消費后都要向商家索要消費明細,并做好消費記錄,對交易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據可依。
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合理評估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應謹慎選擇商家、了解合同條款、合理評估風險、保留相關證據,可有效降低預付式消費的風險。如自身權益遭受侵害,消費者可先與商家進行溝通和協商,協商不成時可撥打政府行政服務熱線12345或者向行業主管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