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召開《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解讀視頻會議,局四級調研員陳志濱,相關科室負責同志,各鎮街應急管理局負責人,重點工貿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代表約1200人參加會議。 會議介紹了《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修訂的背景、目的及適用范圍,并圍繞管理、行業、專項等類別,對舊版和新版前后變化進行了對比解讀。
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和企業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版《判定標準》實施為契機,提高對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的認識,將重大事故隱患當做事故來對待,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部署上來,全面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隱患,確保理解不走偏、整治不片面、落實不打折,著力從根本上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企業實際控制人要結合“安監1710”行動和三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求,帶頭推動企業三級安全生產責任人員落實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發揮好專家作用,嚴格落實組織自查自改、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危險作業整治、外包外租整治、應急救援演練5項重點任務。
在部門層面,一是要聚焦排查整治重點,摸清底數,建立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治數據庫;二是要組織專家對重點企業開展幫扶指導,按照時間節點做好重大事故隱患的銷號工作;三是針對不愿意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整治不力的企業要開展精準嚴格執法。各鎮街黨委、政府要強化動員部署和督導檢查,加強全社會共同監督,強化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
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生產安全風險、以更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廣東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做好全省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有關事項的通知》《廣東省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將事故防范關口前移,強化服務水平,進一步凝聚共識,提升我市應急管理系統重大風險辨識管控能力。 《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針對近年來工貿行業典型事故暴露出的新問題、新情況,聚焦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風險,充分考慮企業新技術、新裝備的運用和安全水平整體提升等因素,明確了3方面64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其中管理類共3項,吸取近年來工貿企業因承包、承租單位管理混亂、無證作業頻發事故的教訓,增加了承包承租單位安全管理、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要求。行業類列舉了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等7個行業共47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專項類列舉了存在粉塵爆炸危險、使用液氨制冷,以及存在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中毒風險的有限空間作業等3個領域共14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 ▲《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3版)分類分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