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來早,植綠正當時。為積極響應綠美生態建設的號召,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家園,今年以來,小欖鎮西區社區先后組織多場植樹活動,廣泛發動全民參與,在社區中掀起了植樹熱潮。據悉,社區計劃在今年種植各類樹木800棵,并結合相關植樹計劃,打造石龍樹木園公園及沿河健身步道。
西區社區通過設立“黨員先鋒林”、發起“綠美先鋒”認捐行動,將黨員義務與生態責任緊密結合,讓黨旗飄揚在生態文明建設一線。每次植樹活動,黨員志愿者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入到植樹勞動中。黨員以身作則帶領群眾參與,既彰顯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又深化了黨群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
西區小學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吳國棟:“我們黨支部牽頭組織參與社區的植樹活動,是新時代‘黨建+生態’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這種‘種下一棵樹,培育一代人,溫暖一座城’的生態實踐,讓‘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從口號變成行動。”
在推動居民群眾參與植樹的過程中,西區社區設立了家長與孩子共同認養的“親子成長林”,構建了家庭教育與生態教育的新場景。
3月中旬,在石龍樹木園舉行的“植綠西區,助力全運,我為全運種棵樹,共創‘零碳’新生活”義務志愿植樹活動中,超100人參與,其中有不少是親子家庭。當天,劉女士帶著女兒參與了活動,為認養的樹木培土、澆水,“我女兒整個過程都很積極。對于我們來說,親手種下一棵樹,然后看著這棵樹與她一同成長,共建綠色家園,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劉女士(右三)。
梁先生也帶著孩子參加了社區的植樹活動,“我非常認同學校‘以學增智、以勞育美’的教學理念,植樹也是一種勞動,還能讓孩子接觸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增強他的環保意識,所以我就帶著他去參加植樹了。”
以開展植樹活動為契機,面積約12000平方米,規劃有鳳凰木園、黃槐園、簕杜鵑園、桑樹園以及龍舟運動廣場的石龍樹木園已在建設中。該園將與周邊的蠶倉、龍舟館、南河西樹等文旅景點串聯起來,共同為社區周邊居民提供高質量文娛活動場所,提升社區綠美建設水平,繪就詩意棲居藍圖,推動西區社區高質量發展。
西區社區黨委委員李嘉華:“在我們社區黨委的大力發動下,社區廣大企業、居民群眾共同參與了石龍樹木園內樹木捐贈種植。接下來,我們將以這里為陣地,與相關部門聯動組織開展綠美科普活動,進一步激發居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齊齊參與社區綠植維護,共建綠美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