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市“工改”辦、市委老干部局組織80名副處級以上退休干部到小欖鎮開展“工改”專題調研,集思廣益,充分發揮老同志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更好推動我市“工改”工作高質量發展。鎮黨委書記趙錫雄、鎮黨委副書記吳鑄輝陪同調研。 老同志來到小欖鎮北區綠金灣高端環保共性產業園(簡稱“綠金灣產業園”)“工改”項目,通過現場參觀、看視頻展板、聽匯報,直觀感受“工改”前后變化,深入了解“工改”三年來取得的成效。 “三年來,小欖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6000畝,建成高標準廠房超400萬平方米。” 趙錫雄向老同志詳細介紹了小欖“工改”的原因和成效。 “參觀了園區樓頂的環保設施,感覺很震撼!正因園區為進駐企業配套了如此完善的設施設備,讓企業可以一心一意抓生產、搞研發、拓市場。” “小欖通過‘工改’招引了一批10億+企業落戶,同時讓大批的本土企業從‘望地輕嘆’到‘增資擴產’,實現質變與飛躍,更推動了這個工業強鎮煥發新機、穩步前行。” 老同志對綠金灣產業園“工改”項目以及小欖“工改”成效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綠金灣產業園通過集約化用地、產業鏈集聚和綠色技術應用,為中山“百千萬工程”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希望小欖持續用好“工改”關鍵一招,干出樣子、爭當標桿,奮勇爭先挑起中山鎮域發展大梁 。 據統計,自2022年中山市全面開展“工改”攻堅戰以來,小欖鎮充分發揚“屢開風氣之先”的“小欖公”精神,累計推動291宗“工改”地塊開展改造,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6000畝,先后推動140宗“工改”項目動工,計劃投資總額92.4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190億元,達產后年稅收7.4億元,取得了經濟、產業、環境、安全等多個提升,打造了多個全市首宗“工改”案例,為全市“工改”提供了小欖模式和樣板,闖出一條具有小欖特色的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之路。 其中,綠金灣產業園是中山市單宗用地面積最大的低效工業用地改造項目,規劃總面積307.88畝,總投資近30億元,總建筑面積超80萬平方米,采用“政府主導+村企合作+企業投資”模式推進,旨在破解傳統五金表面處理行業“低效、高污染、高成本”的困局。項目分兩期開發,一期已建成7至9層高標廠房及日處理1萬噸工業廢水的污水處理廠,吸引了深圳傲雷集團等60余家企業入駐,已交付物業出租率達80%,預計一期達產后年產值達50億元、稅收2億元。二期計劃引入5G、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打造智能制造集聚基地,借助深中通道區位優勢承接灣區產業外溢。該項目獲評2023年中山市“工改十大示范項目”,成為低效工業園升級與環保治理融合的標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