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鎮黨委書記趙錫雄率隊到第二批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選樹培育對象的東區社區,深入了解社區“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補短板強弱項,謀深謀實下一步發力方向和工作重點,共同謀劃鎮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趙錫雄一行先后來到民安南路33號、37號“工改”項目,東區社區豐源文體組團、“美麗庭院”示范區和居民家中,深入了解社區“工改”、社會治理、民生工程、綠美生態建設和“美麗庭院”推進情況。
民安南路33號“工改”項目已建成1幢地上9層、地下負1層的高標準工業廠房,建筑面積近2.3萬㎡。項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為社區集體帶來376萬元的年租金收入。民安南路37號“工改”項目占地面積近72畝,計劃建設5棟3至10層高標準廠房和1棟29層公寓宿舍樓,構建“都市型工業”新生態,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優質資源集聚地。
豐源小區“美麗庭院”示范區位于東區18村。近三年,社區先后將老舊公園、低效廠房,改造為豐源兒童主題公園、豐源綜合文體中心和豐源活動中心,通過農房風貌提升、路面修復、完善公共設施等對小區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塑造綠植環抱、鳥語花香、四季各美其美的舒適生態環境,打造深受居民群眾喜愛的文體休閑組團。
在隨后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東區社區負責人匯報“百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情況,社區“兩委”干部圍繞各自分工和職責,匯報困難問題和工作思路,鎮分管領導就如何推進社區高質量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趙錫雄充分肯定東區社區近年來的工作成效,認為東區社區在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文化傳承、民生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都表現優秀,是全鎮發展最均衡的村(社區)之一。接下來,希望東區社區認真學習貫徹省委書記黃坤明調研中山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市、鎮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部署安排,立足社區實際,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為全鎮發展創造更多東區經驗,貢獻更多東區力量。
用好“組合拳”,做大做強集體經濟“蛋糕”。要把經濟發展放在重中之重,堅定不移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緊抓政策窗口期,通過邀請第三方專業團隊參與“工改”項目的設計、規劃、建設、運營、招商等工作,提升“工改”項目質效。要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借鑒櫻花里項目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盤活社區舊商鋪、舊物業等,持續拓展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要有憂患意識,對現有出租商鋪、集體物業、專業市場等進行改造升級,進一步增強社區發展后勁。
打好“主動仗”,建設綠美宜居家園。要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將其作為自我加壓的切入點,緊盯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啃下硬骨頭,推動“三清三拆三整治”“見縫插綠”“四小園”建設等工作干出更大成效,把社區打造成綠樹成蔭、生態優美、干凈整潔的示范標桿。要創新工作思路,持續探索激勵機制,引導商鋪、居民群眾做實做細“門前三包”工作,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
答好“民生卷”,打造和諧幸福新社區。要筑牢民生底線,讓有生活、住房、創業、就學等困難需求的群眾,真切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要持續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使其在拼經濟、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使網格化治理模式做得更接地氣、更受群眾歡迎。要借鑒高沙社區“積分銀行”的經驗做法,通過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等,形成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行為規范。要做好社會治理大文章,利用網約車黨群服務中心、兒童公園等載體,凝聚各方力量,促進新老東區人融合,實現共同富裕。
下好“先手棋”,鍛造堅強有力戰斗堡壘。東區社區黨委是小欖鎮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模范堡壘村(社區)黨組織創建對象,要對標對表加壓奮進,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爭當標桿,力促各項工作走在全鎮前列。要大膽探索減員節支增效工作機制,“節”盡所能,深挖降本增效“潛力”。要做深做優鎮內結對幫扶工作,把東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傳授到被幫扶村(社區),做好跟班學習、駐點指導等工作,讓鎮內結對幫扶工作見實效創實績。要在長者飯堂、文化村長等方面有新探索新舉措,持續擴大優質養老服務供給,打造東區社區文化IP。
鎮黨委委員陳泳池,副鎮長黃偉忠、鄧泳標,鎮黨建辦、工科商局、農業農村局、城建局、財政分局、城更中心有關負責人,東區社區“兩委”干部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