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強制性)(以下簡稱《標準》)。據悉,《標準》為廣東省地方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共同起草,將于2024年5月1日起實施。 2024年5月1日起,全鎮水產養殖尾水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達標排放,否則將依據《標準》要求進行處罰。各養殖場(戶)盡早主動申報開展養殖尾水治理,按照技術導則建設尾水治理設施,對2024年內完成尾水治理項目建設與驗收,并且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的,將按市級獎補標準申請直撥獎補資金到養殖場(戶)賬戶。根據獎補標準,采用“三池兩壩”標準生產型尾水治理工藝的,按照建設成本的25%進行獎補,最高不超過1000元/畝。錯過政策獎補窗口期將不再實行獎補,但仍需落實養殖尾水治理要求。 識別下方二維碼查看 《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 ↓↓↓
自2022年以來,我鎮根據省、市關于開展養殖池塘升級改造與尾水治理的相關工作要求,積極主動謀劃,攻堅克難,大力推進全鎮養殖尾水治理。據統計,我鎮已完成養殖池塘尾水治理面積約1303畝,正在施工面積約1324畝,已完成項目選址并對接項目設計方案的面積約7643畝。 ▲東區社區建成后的尾水治理設施(局部) ▲西區社區建成后的尾水治理設施(局部) ▲省級示范性美麗漁場抓緊施工中 在全力加快推進落實市下達我鎮養殖池塘尾水治理任務過程,我鎮除了積極對標響應省、市尾水治理技術導則和治理模式外,還結合遇到的建設資金大、工作面騰退難等問題,深入聽取養殖戶意見建議,主動尋求新治理技術,分別前往珠海、江門和中山其他鎮街走訪調研,學習借鑒先進的尾水治理新技術。 下一步,我鎮將立足全鎮養殖實際,充分利用內部河涌資源,探索引入符合我鎮實際、可操作性強、治理效果理想的新型尾水治理模式,并創新資金籌措方式,切實加快推進全鎮養殖尾水治理工作,為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貢獻農業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高質量實施。 ▲鎮領導帶隊前往珠海市金灣區平沙鎮調研學習“立體樁吸附尾水治理技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