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內涵所在。一直以來,小欖鎮不遺余力地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努力營造適合其生長的“土壤”。截至目前,小欖已擁有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11項、代表性傳承人14人,建成市級以上非遺傳承基地11個。
2023年,我們櫛風沐雨,開展多項非遺活動,與群眾共享非遺成果,樹立文化自信。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年~
大型活動
2023年小欖荼薇文化周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小欖荼薇傳統民俗文化,提升荼薇產業價值,打造特色農文旅品牌,3月18日上午,“醉香荼薇”2023年小欖荼薇文化周系列活動在小欖菊城酒廠舉行,現場設有親子DIY荼薇酒、荼薇美食品嘗、醒獅表演等項目。
△2023年小欖荼薇文化周啟動儀式
△現場體驗荼薇酒DIY
△現場設置多種美食攤位
“粵劇進校園”教學成果匯演
梨園萌新枝,粵韻綻芳華。為了弘揚粵劇文化,展現粵劇藝術教學成果,4月16日、12月30日,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永寧社區、永寧曲藝團、永康小學聯合在永寧中心公園舉辦了兩場“粵劇進校園”教學成果匯演,看著孩子們一步一腳印,學有所成,讓人欣慰。
△12月30日 “粵劇進校園”教學成果匯演
△4月16日 “粵劇進校園”教學成果匯演
△ “粵劇進校園”教學成果匯演合照
小欖非遺嘉年華啟動儀式
為推進廣府文化(中山小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6月10日上午,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小欖非遺嘉年華啟動儀式暨小欖非遺展示館、聲影陳列館開館儀式在雙美府隆重舉行。在活動期間,我們共舉辦3場展覽、一場武術展演、2場咸水歌比賽。
△2023年小欖非遺嘉年華啟動儀式
△非遺展示館揭牌
△聲影陳列館揭牌
△走讀菊城——講解小欖菊花會的歷史
2023年小欖鎮錢幣文化專題展
2023年6月8-16日,在小欖藝術館舉行錢幣里的文化遺產——2023年小欖鎮錢幣文化專題展,此次展覽通過紙幣圖案介紹了91個國家(地區)的220項世界遺產,讓群眾了解人類更多的文化藝術成就和世界遺產的恢宏浩大,同時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共同去保護、傳承、發展人類歷史孕育的燦爛文化。
2023年小欖鎮咸水歌大賽
咸水歌是國家級非遺項目,5-6月,得到姑媽豆腐花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益隆村民委員會的大力支持,我鎮舉辦了“放歌榕樹頭”2023年小欖鎮咸水歌大賽,比賽分別設海選、初賽和決賽,為市民奉上精彩紛呈的民歌表演。
△小欖鎮咸水歌大賽初賽現場
△接龍小學表演節目《揮蒿踏浪闖四方》
傳統武術交流展演活動
6月24日晚,“美麗中山”文旅競芬芳·非遺之韻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山)傳統武術項目交流展演活動在我鎮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22支武術隊伍齊聚百匯時代廣場,為市民奉獻一場精彩絕倫的“武林盛會”。
△武術交流展演活動現場
△江門蔡李佛拳術展示
△小欖鎮永寧龍獅武術團表演
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剪紙)
鎮第三幼兒園自2021年起,圍繞小欖民間剪紙項目,啟動非遺進校園活動,通過邀請傳承人進園授課、家校合作等形式,讓孩子領略非遺之美,將傳統文化根植幼兒心田。6月8日 - 7月3日,紙尖流淌的四季——小欖鎮第三幼兒園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在小欖書畫館展出,共展出全園師生、親子創作的剪紙作品500多件,給市民帶來了一場稚氣萌趣、創意無限的美術盛宴。
△小欖鎮第三幼兒園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開幕儀式
△“秋”主題剪紙展示
2023年小欖洪拳進社區展演活動
7月28日晚,“弘揚廣府文化,賦彩美好生活”2023年小欖洪拳進社區展演活動在東區社區大院隆重上演,振武山房的弟子們輪番展示了單弓伏虎拳、洪家雙刀、六點半棍等30多種拳械武術套路,獲得了臺下觀眾們熱烈的掌聲和喝彩。
△振武山房武術展演
△現場收獲群眾頻頻掌聲
小欖文旅嘉年華
萬家共盛世,今宵明月圓,為雙節同慶,9-10月,我鎮圍繞市級非遺項目小欖花燈制作技藝,聯合新市社區、康公嶼等單位舉辦了花燈有獎征集和中秋花燈集市等文旅活動,共吸引了約18萬群眾參與這場盛會。
△花燈集市現場熱鬧非凡
△花街印象公園內舉行線上燈謎競猜活動
2023年小欖菊花會
以“花情秋韻 雅致菊城”為主題的2023年小欖菊花會于11月23日至12月11日在菊花園舉行,展期共19天。會場面積約350畝,共展出菊花20萬盆,菊花品種800多種。設置菊藝造景區、名菊薈萃區、花海區等八大區域,通過菊藝展覽、文藝展演、商務活動等豐富形式,展現菊城小欖的文化魅力,推動農文商旅融合發展,共吸引各地游客75萬人。菊花會期間還組織策劃金色大地音樂會、漢服節、公益徒步等40多項文體活動,以及系列商貿促消費活動,讓市民游客在菊花園里賞菊藝、聞花香、聽音樂、看表演、逛集市、嘗美食。
△菊花園內共設置大景點21個
△花海區繁花盛開
△菊花會期間共開展小欖鎮金色大地音樂會八大專場
傳承
各項目傳承人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傳承活動,傳授非遺技藝,讓群眾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持續提升人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全年共開設各類非遺傳承活動約1238場次。
△梁玉嶸老師在永寧曲藝團開展少兒粵曲公益課堂教授《紅棉贊》
△傳承人何大智在績西社區文化中心開展陶藝體驗活動。
△傳承人周炎敏在東升社區開展咸水歌公益培訓班
△永寧曲藝團在各學校開展“粵劇進校園”公益課堂
△振武山房在永寧社區舉辦小欖洪拳暑期公益培訓班
△傳承人吳炳和在小欖鎮第一中學開展龍舟進校園傳承活動
△小欖菊花會傳承人羅英武在鎮三幼開展“菊藝進校園”活動
△新市社區圍繞“紙藝傳情”主題開展小欖剪紙手作技藝系列活動。
△新市社區舉辦花燈進校園、進企業系列傳承活動
△菊城刺繡有限公司舉辦進企業傳承活動
推廣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展示展銷結合、開展一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充分展示小欖非遺保護成果。
△元宵節假日休閑集市
△非要“遺”起玩中山非遺雙語直播活動
在小欖發布、小欖文化、You生活等視頻號里推出多條非遺宣傳片并展播,擴大小欖非遺的影響力。
持續挖掘小欖非遺資源,開展第十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獅舞(永寧醒獅)、雞籠墟市民間商貿習俗等項目有望入遺。另外,不斷加大非遺基礎陣地設施建設,經過申報、專家評審等程序,豐華學校(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藝)、世紀花木園藝場(小欖菊花會)、國城剪紙文化推廣中心(小欖民間剪紙)成為新一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