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鎮黨委書記趙錫雄率隊到全鎮脆肉鯇養殖面積最大的勝龍村督導調研,深入了解勝龍村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各項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問題,共同研究推動勝龍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他勉勵勝龍村要立足資源稟賦,做好“一條魚”文章,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增強內生“造血功能”,在小欖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你讀幾年級了?喜歡咸水歌嗎?它與流行歌曲相比有何不同?” 趙錫雄一行先后來到勝龍小學、小欖鎮東升脆肉鯇產業園,實地了解咸水歌文化的傳承發展以及美麗漁場項目建設情況。 勝龍小學自2001年起將咸水歌作為核心校園文化,除在傳統節日和重大活動中組織表演外,還在每年11月舉辦咸水歌藝術文化月,大力推動咸水歌的傳承與發展。2009年,勝龍小學成為中山市市級咸水歌傳承基地。2015年,被授予省級中山咸水歌傳承基地稱號。 美麗漁場項目位于勝龍村的小欖鎮東升脆肉鯇產業園核心區。項目總投資超1200萬元,改造魚塘面積近2300畝。園區多項硬件設施得到升級改造,包括疏浚河道、栽種綠植、打造綠化生態廊道、建設漁業文化展覽館、智檢小站、科普長廊、親水平臺,以及安裝尾水在線監測和太陽能路燈等設施,系統提升美麗漁場整體環境,推進傳統漁業實現轉型升級。通過新建的四個集中連片尾水處理功能區,產業園養殖尾水可通過“三池兩壩”系統處理達標后排放或循環利用,全力打造集生態養殖、智能管理、科普展示、觀光體驗、休閑美食等多位一體的現代化美麗漁場。
在隨后召開的調研會上,勝龍村負責人匯報“百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情況、存在困難、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村“兩委”干部根據各自分工和職責,匯報存在問題和工作思路。鎮分管領導、相關部門對村提出的困難問題逐一回應。
趙錫雄充分肯定勝龍村近年來在產業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他表示,勝龍村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突出,希望堅定發展信心,全力以赴破難題、促發展,在“百千萬工程”的大舞臺上迸發出更大的“勝龍力量”。 激活集體經濟“內生動力”。勝龍村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要立足本村實際,加強與鎮有關部門單位的溝通對接,持續揚優勢、補短板、挖潛力,著力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思路、新模式。要做好“一條魚”文章,凝聚市、鎮、村力量,建強脆肉鯇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動水產養殖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并通過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環節等延伸產業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更具知名度和含金量的鄉村特色品牌,讓“小魚”游出“大產業”,游出一條具有小欖特色的富民興村之路。 煥發村容村貌“綠美活力”。要形成人居環境整治和提升清單,拿出更多務實管用的辦法,每日攻堅,逐一擊破,加快補齊人居環境治理短板。要結合勝龍歷史人文、風土人情等實際,“一村一策”“一房一方案”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要走出去,學習借鑒兄弟鎮街建設綠美鄉村的經驗做法,并發動黨員群眾、各小村等各方力量,共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提升、綠美生態建設等工作。 增強幸福宜居“民生福力”。要因地制宜做好“文化村長”工作,將“文化村長”的個人優勢與咸水歌等勝龍特色文化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具有勝龍特色的精品文化品牌,以文化力量賦能“百千萬工程”。要深入群眾,準確全面的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難,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感情、提升服務群眾的本領,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要加強宣傳工作,講好工作成效,爭取群眾更多支持和信任。要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好結對幫扶“發展助力”。今年是鎮內結對幫扶的最后一年,要加快謀劃新一輪結對幫扶工作,聚焦人居環境整治、集體經濟發展等短板問題和難點痛點精準發力,認真謀劃推動產業發展的務實舉措,進一步提升勝龍村的“造血能力”。要注重幫扶實效,善于統籌利用各方面資源,積極爭取各方支持,讓勝龍村的結對幫扶工作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扎實成效。 提高干部隊伍“干事能力”。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水平。村“兩委”干部要自我加壓,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創新爭優求突破;要善于學習借鑒結對幫扶單位、兄弟村(社區)以及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拓寬思路、取長補短,將學習交流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開展的實際成效。
鎮領導陳泳池、歐志亮,鎮黨建辦、農業農村局、城建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更中心、水務事務中心負責人,勝龍村“兩委”班子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