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廣大居民的切身利益。為扎實做好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提高居民對醫保新政策的知曉率、參保率。五桂山街道充分發動黨員、志愿者、村(居)醫保工作人員等群體的力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扎實開展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宣傳工作,確保醫保最新政策“零距離”普及、“全覆蓋”知曉。
線上宣傳:便捷高效,覆蓋廣泛
自2025年起,國家制定了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如居民中斷參保或未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參保,續保后將有至少3個月的待遇等待期。針對這一情況,五桂山街道衛健分局將新政策要點進行梳理匯總,組織村(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業主微信群、村民生活群等形式“線上”宣傳,引導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保。
線下宣傳:深入基層,貼近群眾
五桂山街道衛健分局聯同村(社區)工作人員,在小區出入口、廣場宣傳欄、電梯周圍等人流出入較多的地方張貼醫保宣傳單、提醒街道居民注意繳費事項和時限要求,以實際行動將“暖心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此外,五桂山街道積極開展參保宣傳志愿服務活動,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雪英以黨員身份帶頭,聯合志愿者、社區工作人員進小區,進村入戶向居民普及醫保知識。針對新增的“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機制”,志愿者們用舉例子的方式和接地氣的語言,詳細介紹醫療保障待遇相關政策,讓居民對醫保政策了解得更透徹,提高了居民繳納醫保的積極性。同時,針對部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繳費的居民,志愿者們現場演示了線上繳費流程,方便居民高效快捷地完成醫保繳費,活動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切實讓醫保政策惠及千家萬戶。
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4〕38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精神,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政策,結合廣東省實際,廣東省醫保局印發了《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于貫徹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通知》(粵醫保規〔2024〕9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明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范圍
明確了近親屬的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因此,《通知》明確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符合規定的費用。
鼓勵連續參保
自2025年起,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800元;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3800元。兩項激勵額度可累加。
連續參保激勵和零報銷激勵累計提高總額不超過所在統籌地區大病保險原封頂線的20%。居民發生大病報銷并使用獎勵額度后,前期積累的零報銷激勵額度清零;斷保之后再次參保的,連續參保年數重新計算。
建立待遇等待期調整機制
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
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參保人員可通過繳費修復變動待遇等待期,每多繳納1年可減少1個月變動待遇等待期,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變動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修復等待期的繳費標準按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