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我鎮緊緊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開展依法行政工作,堅持服務大局,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努力提高公職人員依法行政水平,著重培養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普及全民法制教育,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現將有關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19 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1. 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籌規劃。一是結合本鎮實際,印發了《坦洲鎮 2019 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 (中坦府辦通〔2019〕11 號),明確主要工作任務和要求,召開法治政府建設動員會,積極動員、精心部署,有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有效開展。二是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各部門、單位年終考核有機結合起來,分解工作任務,并要求各職能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工作方案,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
2. 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按照《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中山市人民政府部門和鎮區權責清單的通知》(中府〔2017〕87 號)要求,認真梳理全鎮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在網站、實體大廳向群眾公布。及時發布坦洲鎮行政服務中心進駐事項清單,積極配合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十統一”標準化梳理工作,及時認領省政務服務網下放事項。配合市一級開展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工作,實時動態更新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對所有政務服務事項逐項編制了辦事指南,列明事項名稱、事項類型、設定依據、實施機關、辦結時限、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形式、辦理地點、辦理時間、咨詢電話、監督電話等內容,并細化到每個環節。
3. 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坦洲鎮行政服務中心推行微信公眾號在線預約、微信取號、在線咨詢等服務,實現政務服務“掌上辦”。創新開發坦洲鎮政務服務網上辦理系統,深入推進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打造全流程網上預受理、第三方上門收件、部門后臺審批、郵政寄件送達的政務服務模式,真正實現企業群眾辦事零跑動。
4.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快有關規范性文件立改廢釋,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情況。2019 年以來,我鎮分別對涉企、涉及民營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 2 次清理。按照公平競爭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審查機制,在規范增量的同時清理存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我鎮制定了《坦洲鎮融資扶持專項資金資助實施細則(試行)》、《坦洲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實施細則(試行)》、《坦洲鎮外貿進出口 商貿流通專項資金資助實施細則(試行)》等 7 份有關民營企業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制定過程中收集民營企業家意見,積極傾聽民營企業反饋問題和建議。二是壓縮審批時限,精簡審批手續。從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出發,我鎮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規范運行。在規范優化審批程序的基礎上,取消了不必要的層層把關和逐級審批的冗長環節。
(二)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1. 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各部門、單位全面落實依法決策機制,對經濟、社會發展、公共政策、安全穩定、重大建設項目等重大決策事項和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嚴格執行重大事項決策前公眾評議、專家論證、社會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公開民主、責任明確、合法有效。啟動《中山市坦洲鎮全鎮域村莊規劃整合及修編項目》編制工作,在決策過程中依法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以此進一步規范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提高決策質量,保證決策效率。
2. 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編制規定。2019 年我鎮共制定并發布 7 份規范性文件。根據上級要求,全面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按照《中山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要求,落實規范性文件統一審查、統一備案、統一發布和有效期制度。通過坦洲鎮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山坦洲政務網等平臺,廣泛征求意見,統一公開發布,并及時報送市法制局審查備案。
3. 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為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堅持把黨委、政府關切,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決策和重點項目作為穩評工作的重點對象,采取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網絡意見征集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先行預測和評估可能出現的各類社會矛盾、穩定風險,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作出可實施、可部分實施、暫緩實施或不實施的明確建議。對未經評估的重大項目,堅決做到不決策、不審批、不實施。
(三)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 依法履職,嚴格規范執法。一是嚴格依法履職,防止不作為。堅定“法定職責必須為”。著力預防和糾正重許可輕監管、只許可不監管的傾向,建立和完善檢查、巡查制度,規范程序,責任到人,切實解決監管缺位、不到位問題。二是規范執法行為,防止亂作為。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三是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利益。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檢查制度。理順分級分類行政檢查權限,規范行政檢查流程,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動陽光執法、責任到人,切實解決監管缺位、不到位問題。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互聯網+監管”,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堅決摒除隨意檢查、多重檢查、重復檢查等執法歧視行為。行政檢查嚴格遵守相關工作規定,避免擾亂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2. 改進方式,推進柔性執法、文明執法。一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優先采用行政指導等非強制方式。今年以來,我鎮市場監管部門對電動自行車經營企業進行了專項行政指導,宣傳新國標的有關規定,對房地產企業的有關宣傳用語進行了規范,發放行政建議書,引導行政相對人主動配合、自覺尊法守法、防范矛盾糾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在宣教無效后才對其進行處罰。二是文明執法。行政執法人員開展行政執法工作,要求做到著裝整潔,依法有制式服裝和標志的要統一穿著和佩戴;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說明執法目的、方法,并做到舉止得當、語言文明;實行行政處罰事前提示、事中指導、事后回訪,某種違法行為易發時段、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之前,通過電話、短信、“兩微一端”等途徑,向行政管理相對人進行提示、解釋、告誡;行政處罰作出時,向行政管理相對人分析違法的原因,幫助其制定改進措施;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影響重大的行政處罰案件,要進行回訪,了解糾正違法行為和后續生產經營的情況。遇到緊急事件和對方的過激言行,要求做到態度平和、理性處理,防止侵害執法對象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不得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收集證據。
(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1. 公開事項清單明晰。按照《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中山市人民政府部門和鎮區權責清單的通知》(中府〔2017〕87號)要求,認真梳理全鎮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在網站、實體大廳向群眾公布。及時發布坦洲鎮行政服務中心進駐事項清單,積極配合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十統一”標準化梳理工作,及時認領省政務服務網下放事項。配合市一級開展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工作,實時動態更新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和流程圖。
2. 重點領域公開及時。抓好決策公開,落實規范性文件制定的有關程序,今年以來,發布規范性文件 7 份、政策解讀 17份、其他文件 56 份。扎實推進執行公開,主動公開重點改革任務落實、重要政策執行、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等情況,通報十大民生工程任務、政府工作報告主要目標任務等季度完成情況。大力推進管理公開,制定有關文件,梳理網上辦事大廳事項。及時公開人事任免、機構調整等信息。積極推進結果公開,主動公開重大決策、重要政策等落實情況,加大對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結果的公開力度。全面推進服務公開,推進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公開透明、可追溯、可核查,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此外,積極公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政府信息,包括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臨時困難補助等社會保障信息、就業創業等公共服務信息,以及保障房、食品藥品監督等重點領域信息。
3. 公開載體多元惠民。充分發揮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完善信息公開平臺,嚴格按照信息公開要求,設置信息公開相關欄目,有力推動政府工作透明化,今年以來,政府網站發布信息共 1364 條。用好管好政務新媒體,加強“兩微”陣地建設,充分利用“兩微”新型重要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點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今年以來,“坦洲發布”南方號共發布信息 250條,“中山坦洲發布”新浪微博共發布信息 1009 條,“坦洲發布”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 1336 條。
4. 公開工作扎實推進。安排政務公開工作專項經費,配備信息公開人員,為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在依申請公開方面,坦洲鎮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按時、及時、準確答復群眾的有關申請,未發生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案件。今年共收到依申請公開 4 份,其中網絡申請 2 份、信函申請 2 份,均已按時答復。
(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1. 自覺接受監察機構的監督。監察機構以整治服務效能為重點,重點檢查各部門的服務效能、依法行政和群眾反映突出問題整改落實等方面的情況,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促使各部門依法行政。
2. 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通過政務網、調查問卷、意見箱、公告欄、接見日等方式征集日常行政工作方面的意見。同時針對群眾所反映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明確問題處理部門、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等,并及時向社會反饋整改結果。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1. 規范和加強人民調解工作。據統計,2019 年,各村(社區)調委會受理民間糾紛案件118宗,調結118宗,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 100%,涉及人員 242 人。其中涉婚姻家庭糾紛 49宗、鄰里糾紛 18 宗、房屋宅基地糾紛 20 宗、損害賠償糾紛 4宗、生產經營糾紛 9 宗、其他糾紛 17 宗,均達成口頭或書面協議,履行情況良好。各調委會工作到位,調處及時,有效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實現了“兩無”,為轄區和諧穩定筑牢“第一道防線”。
2. 健全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安排駐村工作組每周定期到各村(社區)開展走訪,主動了解和排查農村基層矛盾糾紛,督促、協調各村(社區)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重點人員穩控工作,并根據排查和收集到的各類不穩定因素,逐一梳理和登記,做到一案一檔,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制度,每半個月召開 1 次協調會議,調動和整合各部門資源對重點矛盾糾紛進行攻堅化解。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1. 抓好黨委中心組和領導干部的學法用法。制定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實施意見,建立健全黨委中心組學法制度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
2. 抓好行政執法隊伍的法律培訓和考核工作。一是加強行政執法崗位培訓,根據不同部門、崗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對公職人員和執法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執法教育培訓,及時更新工作所需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行政隊伍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今年集中為鎮政府機關和公安、國土、規劃等部門全體公務員征訂了學法用法讀本,做到人手一本,并要求組織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三是堅持學法用法培訓,舉辦全鎮“法治坦洲”法律培訓班 2 期,全鎮行政執法人員和各村(社區)“兩委”干部共 300 多人次參加了培訓。
(八)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保障
1.強化組織領導,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礎。健全完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責任單位具體抓,多級聯動,層層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各個方面,積極謀劃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
2. 提升公職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切實抓好政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的落實,按照市司法局要求,組織全鎮公職人員參加網上學法普法考試,有效提高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法治意識。
二、存在問題
2019 年,我鎮認真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各項任務,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待改進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行政執法人員配備相對不足。我鎮毗鄰澳門、珠海,外來人口眾多,人口構成復雜,社會治理難度大。由于執法人員編制有限,行政執法部門普遍反映執法人員不足,基層一線執法力量薄弱,專業人才缺乏,行政執法力量的配備與實際需求不相適應。
(二)政務信息主動公開的意識還不夠強。與群眾切身利益、方便群眾辦事、群眾關心關注的信息的公開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公開方式也相對單一,與真正暢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間還有較大距離。
三、下一步工作要點
(一)加強人員培訓,強化行政執法保障。通過組織多種形式法律知識、業務知識的培訓等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增強執法業務能力。
(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繼續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基層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對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認識。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政務公開的資料、形式,重點公開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重大決策,同時有區別地抓好對內與對外公開,提高公開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