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由廣東省商務廳主辦的“全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在深圳舉行,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商務局,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全省400余家跨境電商平臺、服務商和產業帶企業代表參加活動。
4月8日,“全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在深圳舉行。通訊員供圖
會上,中山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識航作中山市跨境電商政策主題分享,他從中山的載體基礎、產業基礎和電商生態三個角度分享中山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發展優勢和最新機遇。
園區性價比高 項目落地有保障
據統計,目前中山擁有超百萬平方米園區可用于承接電商產業發展。中山保稅物流中心建有3600平方米跨境電商監管場所和16萬平方米保稅倉,為企業提供保稅倉儲、保稅展銷等多種服務,并支持跨境電商9610進出口、1210進出口等業務開展。
在政策上,對符合入園企業數量及營收條件的園區,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對園區內進駐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租金補貼;對獲商務部門認定的示范園區分等級最高給予8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產業平臺完善 企業發展有前景
近年來,中山不斷加大跨境電商市場拓展力度。中山產業門類齊全及基礎扎實,與跨境電商高度相關的燈飾、家電、電子、家具、五金、淋浴房、美妝、服裝、內衣等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擁有“中國燈飾之都”“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家電產業集群”“中國鎖具出口基地(廣東小欖)”等稱號。
中山市商務局積極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系列活動,連續3年組織家電、燈飾、服裝等產業帶組團參加跨境電商展,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此前,3月20日,中山組織超80家企業參加2024CHWE全球跨境電商,通過展會平臺多渠道推介中山制造。另外,中山還設立了跨境電商產業基金,為成長性好的跨境電商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綜合服務好 電商生態有生機
2023年以來,市商務局持續聯合主流電商平臺、協會、專業機構等開展了超百場面向中山特色產業帶的電商交流對接及宣傳培訓活動。持續完善中山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功能,為有關稅務政策落地打好平臺基礎。
今年中山還將設立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跨境電商業務指引》,為企業拓展業務提供便利化服務和個性化輔導。另外,中山已相繼開通中山各港口通往廣州南沙、深圳鹽田、深圳蛇口等11條組合港航線,讓分屬不同關區的港口“兩港如一港”,兼顧跨境電商物流對效率和成本的追求。
繸子集團副總裁麥綺文進行“跨境電商+產業帶”出海創新模式分享。麥綺文表示,繸子集團正實行“跨境電商+產業帶”聯合運營模式,各自發揮資源及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出海升級。該集團專注于打造跨境電商生態產投研一體,目前已在中山落地運營跨境電商園區,下一步將以園區為載體,深化“跨境電商+產業帶”出海創新模式的探索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