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市商務局作為市政協第132039號重點提案《關于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強化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主辦單位,組織召開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據悉,近年來,中山多措并舉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市場、搶訂單,“量企定策”培育壯大外貿主體。
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的出口補貼比例能否進一步提高?可否成立服務外貿企業發展的領導小組?會上,中山海關、市投促局、市工商聯等各會辦單位和民盟中山市委會紛紛提出建議和思路。據悉,第132039號重點提案針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總結出當前中山外貿企業成本上升較快、訂單不足、出口壓力增大等現狀,精準提出了合力破解外貿發展難題、強化外貿企業物流保障、加大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等一系列建議措施。
近年來,市商務局深入挖掘目標企業進出口增量及存量,著力解決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和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緊盯具有總部訂單配置能力以及增、降幅嚴重的企業,通過“量企定策”培育壯大外貿主體。同時,積極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著力推動區域性通關便利化協作,擴大灣區組合港業務改革。在該模式下,出口貨物在中山貨運碼頭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辦結海關通關手續后,通過駁船運抵廣州南沙以及深圳鹽田、蛇口等國際樞紐港,直接換大船出海,精簡了通關流程、節約了企業報關成本,整體物流時間可壓縮至3-5天。目前,中山相繼開通了12條組合港航線,并已啟動批量運作。今年6月,中山還成立了深中組合港專班,加強統籌推進組合港業務覆蓋范圍和便利化水平。
市商務局副局長劉威良表示,除了以上措施,在銀企對接方面,市商務局聯合中信保廣東分公司中山營業部,發揮“政銀企聯動”協同作用,支持出口額600萬美元以內的小微申領專屬普惠金融服務。在支持貿易型總部企業發展方面,進一步提高進口貼息政策的知曉度,引導企業擴大國內短缺的設備、資料、大宗商品等進口,促進進口規模提升,不斷推動企業優化升級。此外,針對中山外貿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普遍遇到的熱點問題,市商務局牽頭舉辦系列培訓,降低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自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