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石岐召開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情況,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機關中層正副職、事業單位負責人、社區黨委書記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大會由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段龍飛主持。
會上,有關負責同志分別圍繞水污染治理、低效產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以及黨建工作進行重點發言。大會對去年在部分重點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
大會指出,2021年,石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齊心攻堅奮進,全年工作取得了全面而扎實的成效,黨的建設持續加強、深化改革持續推進、平安建設持續鞏固、城市品質持續提升、轉型升級持續提速、民生事業持續進步,為石岐高質量發展,開新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會強調,在取得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石岐發展存在的差距和挑戰。新的一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解放思想大膽干,開拓創新用心干,攻堅克難奮力干,上下同欲齊心干,擔起重任,不負重托。
大會強調,“十四五”是石岐在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2022年,石岐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兩會工作安排,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黨建+123”“南優北拓”發展思路,全力以赴打造“美麗石岐、城市中心”,為開創中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作出石岐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要黨建引領,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鍛造攻堅鐵軍。抓政治建設凝心聚力,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抓基層黨建強基固本,落實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抓作風建設鍛造鐵軍,大興“八個之風”,做好“六個表率”,注重在治水、“工改”、招商、防疫等戰場一線培養選拔干部,鍛造“鐵城”鐵軍。抓全面從嚴治黨護航事業,加強基層紀檢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落實“三個區分開來”。
二要解放思想,堅決向改革要原動力,爭當創新發展先鋒隊。全方位推進營商環境改革“頭號工程”,打造高效精準的企業服務,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實施人才“岐聚”計劃。大力實施干部“育鷹”計劃,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健全干部教育體系,完善考核辦法。縱深推進公有企業改革,促進公有企業多元化發展,推動公有企業參與街道重點項目投資運營。推動機關運轉提速增效。
三要守正創新,不斷夯實基層治理支撐,建設韌性城市示范區。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持續推進法治建設,落實“八五”普法工作。加強基層治理力量統籌,推動社區資源整合,成立南部片區綜合黨群服務中心;落實公安派出所調整,深化警務機制改革,提升警務效能。深化安全隱患防范整治。創造平安有序治安環境,加強社會面治安巡邏防控體系建設。
四要勇擔使命,持續實施“南優北拓”,再造城市發展新引擎。打贏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一河一策”推進河涌治理工作,探索覆蓋渠揭蓋復明,繼續推進中心組團村(社區)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城市中心”主引擎,加快推進石岐總部經濟區、岐港片區、中山北站片區三大平臺規劃建設,建設一體化融合發展戰略平臺。打造中山人心靈守望之地,高水平高規格設計孫文西路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廣大市民和海外鄉親的心靈守望之地。煥發老城市新活力,以舊城鎮改造為契機,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騰挪產業用地,完善老城區功能。促進內外連通融合發展,推進內外連通“大動脈”建設,暢通城市“毛細血管”,加強擁堵點排查治理。推進城市管理精細變革,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下好城市管理繡花功夫,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五要聚焦轉型,全力拓展高端產業空間,重塑現代產業強核心。攻堅低效空間升級改造,堅持“宜工則工,宜住則住,宜商則商”的原則,按照“保留一批、改造一批、新增一批、調整一批”的發展思路,推進低效產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拓展現代產業發展空間,建好優質產業載體,打造中山企業總部首選之地。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盡快落地,積極建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全力服務中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施優勢產業升級工程,推進中山市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打造消費新高地,全力支持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大力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
六要關切民生,構筑公共服務配套高地,凝練城市文化精髓。書寫文化興城美麗篇章,打造具有廣泛影響的石岐乃至中山文化IP,加快推進中山歡樂海岸建設和孫文西路改造提升,打造“旅游+文化”產業生態圈,建設高品質文旅游徑。推動教育資源擴容提質,推進集團化辦學,探索組建石岐教育集團。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高標準建設中山市康復醫院(石岐蘇華贊醫院)。實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辦好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