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大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岐江新城建設的建議》(建議第2023163號)收悉,經綜合市發改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國資委、市投資促進局、市供電局意見,現答復如下: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石岐街道堅持“南優北拓”發展思路,聚焦“岐江新城石岐片區開發建設”“香山古城保護活化”“老舊小區更新改造”三大工程,努力打造“一帶雙城”發展新格局,岐江新城石岐片區開發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需全力推進建設。建議提出建立高效協同工作機制、明確岐江新城開發模式、制定岐江新城相關政策和解決石岐總部區等片區建設問題等四點。我們認為此建議能夠推進岐江新城建設,解決現有供地建設和開發招商問題。為此,我們高度重視,認真與各會辦單位協調、研究。
一、建議辦理情況
(一)建立高效協同工作機制。岐江新城是我市強心戰略的重要平臺,市層面設立了岐江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建立了三級議事協調機制,但實際上相關機制運轉效能有限,難以滿足工作推進要求。而且項目落地需協調的事項較多,但目前指揮部辦公室缺乏項目協調推進工作職能。
2023年3月,岐江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組織架構及相關職能調整,由郭文海書記擔任第一總指揮,肖展欣市長任總指揮,下設土地規劃整備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引落地、國資參與建設、資金保障、政策法務等6個專責小組統籌推進岐江新城開發建設。在原有協同工作機制得以完善后,我街道認為應充分利用好我市已建立的服務資源為重大項目解癥結,借助我市重大項目集中審批服務工作專班和其他各個專責小組,通過市政府領導每周高位統籌調度,攻堅岐江新城項目堵點難點。另外,根據岐江新城重大項目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有針對性地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解決項目開發起步、建設起步問題。對此,市國資委成立了國資系統參與建設岐江新城智慧港專班,進一步強化岐江新城開發建設統籌協調、壓實主體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明確岐江新城開發模式。岐江新城的開發建設模式,包括產業功能定位、交通路網布局等,目前主要由4個屬地鎮街各自推進實施,缺乏強有力的統籌力量,開發模式不確定。
我街道建議明確岐江新城“以項目導入為主,加快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開發模式。一是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市、街道兩級聯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搶抓新城發展關鍵期,創造條件推動在談的重大項目入駐,帶動新城產業聚集。二是抓好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補齊片區道路建設短板。
現階段,岐江新城結合現有產業布局、區域稟賦優勢及各鎮街低效工業園改造情況,在全市統籌布局下,將通過引入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兩大產業鏈條,并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實現“高端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為特色產業的集聚發展提供關鍵性支撐。
(三)制定岐江新城相關政策。岐江新城綜合供地推進項目建設仍未明朗,我街道目前在談的重點項目中,岐江新城岐港片區擬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將重點圍繞中山建設數字城市需要,重點投資建設數字經濟創新區,將導入國內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打造以大數據、智慧物聯、數字電商、5G融合等產業集聚的數字產業核心區;二期項目主要打造產業資源平臺、AI+未來生活中心和AI+科創中心。目前,該項目受限于土地不能綜合供地未能落地。
為推進岐江新城國土空間規劃、存量土地收儲、土地整備出讓等工作,市自然資源局陸續出臺《中山市新出讓用地開發建設預受理實施方案》、《中山市“標準地”出讓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體制創新推動建設用地供應改革,探索建立以新出讓用地預受理機制、建立“標準地”招商和出讓機制、引入帶設計方案出讓模式等多項舉措。在用地混合配置綜合用地方面,可探索“工業用途+其他產業用途(不包括商品住宅)”的土地混合供應,滿足工業項目落地需求。
我街道認為下放新城范圍服務業項目的落地審批權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工業類項目準入及審議工作,商業商務項目的審批權限仍由市進行統籌,審批耗時較長。建議深化商業商務項目審批制度的改革,參考工業類項目,將新城范圍50畝以下的商業商務項目的準入審議權限下放至鎮街,加快商業商務項目的審批,力促新城盡快出形象。
針對鎮街對產業招商扶持政策力度有限,市政府可建立“項目長”機制,根據省委及市委關于“一把手”招商工作要求,鎮街黨委(黨工委)書記為“項目長”,由市領導牽頭推動1個以上重大項目落地,定期聽取“項目長”工作匯報,進行專題督辦,實現高位統籌、合力攻堅、快速落地。再結合市招商辦統籌協調作用,全程跟蹤做好項目落地的綜合協調、跟蹤服務和準入評審等工作,做到定人跟蹤、定時調度、定期通報。
另外,市投資促進局準備制定出臺《關于大力推動2023年中山市招商引資工作“一盤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全市2023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為1000億元,并將任務分解到各鎮街及國企,層層落實招商責任,每周通報完成進度,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奮進氛圍。配合出臺《中山市2023年拼經濟促高質量發展惠企政策十五條》,在新增投資方面、重大項目投產方面,在符合相應的條件下,給予不同檔次扶持獎勵,并重磅推出“重點項目全球掛榜招商”,其中位于岐江新城的項目1個,用地面積328畝,總投資超15億元。
懇請市政府對岐江新城總部經濟區給予資源上的傾斜,動員部分有需要的國企落戶這一未來城市客廳。市投資促進局計劃修訂完善項目準入及審議工作規則,50畝(含)以下的新引進項目由鎮街自行負責評審(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為100畝及以下),市招商辦對通過鎮街自行審批的項目實行“報備制”,進一步激發鎮街招商引資活力。
(四)解決石岐總部區等片區建設問題。3年多來,石岐總部經濟區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進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我街道梳理出以下關于石岐總部區建設的重要事項:一是加快辦理總部區內已征土地用地報批;二是加快高壓線遷改工作;三是加快南中城際受影響地塊供地,力爭在南中城際建設前完成供地及建設。四是加快落實中山北站核心區域控規和站場發展規劃,高標準打造新城綜合開發產業平臺。
為推動南中城際沿線站點土地TOD開發,市自然資源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文件精神,出臺《關于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中山段沿線綜合開發土地管控的通知》(中山自然資函〔2023〕102號,以下簡稱《通知》),對沿線站點周邊800米范圍內地塊以及線路穿越地塊實行土地預控。并同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建集團及沿線鎮街,深化專題研究、完善政策機制,加快推進TOD綜合開發相關工作,并結合TOD綜合開發進展和規劃管控需要適時調整管控要求。
二、下一步計劃
(一)深入研究提前部署,優化開發時序及布局。借助外部專業團隊力量,細化岐江新城各片區定位及規劃,深入研究,編制整體開發策劃方案及產業發展定位研究,對土地開發方案提供產業信息輸入,形成戰略性指導。提前部署研究項目相關合作伙伴,擇選優質合作模式,通過合作伙伴幫助對接潛在入駐需求企業,提前鎖定優質招商資源。同時,為落實片區內配套商住用地用于平衡,我街道建議市相關職能部門對片區的規劃用地方案進行優化調整,打造優質的配套服務以吸引人才,實現產城融合。
(二)快速反應,認真對待。加強與各會辦單位溝通,進一步發揮各會辦單位專業優勢、資源優勢,精益求精做好建議辦理落地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各單位需保持高度重視,態度誠懇,方法靈活,對因條件限制暫時不能解決的難題要列入計劃,創造條件加以解決;對因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要立即向人大代表說明情況,調整解決方案,確保各環節單位信息同步,有效推動工作落地見效。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岐江新城建設工作的關心支持。
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辦事處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