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耕地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保護糧食安全,12月30日上午,鎮黨委書記李宗、副鎮長陳翠云帶隊到沙欄村和光明村,督導耕地保護工作,三角鎮農業農村局以及相關村負責人參加督導。
在現場,鎮領導深入調研耕地整改情況,聽取村相關負責人對屬地耕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整改工作的具體措施和效果,深入了解整改措施和進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不打折扣地完成整改工作。
目前,沙欄村耕地衛片圖斑共22宗,面積238.8畝,已全部整改完成。光明村耕地衛片圖斑13宗,面積114.9畝,已全部整改完成。兩村在耕地衛片圖斑認真摸排,對每宗圖斑的合同、實際使用人、圖斑地塊的實際使用情況、種植或養殖的周期仔細分析,根據每宗圖斑具體情況作出整改方案,做到一圖斑一方案。針對有銷售困難的農作物或魚類,幫忙聯系收購商等解決村民實際困難。村多次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普法和宣傳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性,整改工作期間充分利用星期六、日等節假日加班加點,使圖斑整改工作按時完成。
李宗強調:一是要做到“真復耕”。復耕不是簡單的土地平整、種植作物等表面工作,整改的目的在于恢復耕地的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要確保整改后的耕地真正得到復耕,不能讓整改成為空談。屬地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整改后的耕地得到及時、有效的利用。二是要做到“強管護”。整改后的耕地需要得到有效的管護,才能保持生產力。要加強對耕地的日常管護,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耕地持續健康發展。三是要做到“早銷號”。整改任務完成后,要及時回復上級部門,確保整改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同時,要對整改完成的耕地加強后續監管,確保整改成果得到鞏固。四是要做到“防復燃”。要建立健全耕地整改長效機制,運用好“田長制”,負責人堅決扛起“田長”責任,嚴格落實耕地整改工作,確保整改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要明確各相關部門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防止整改成果出現反彈,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確保整改成果長期保持。
接下來,三角鎮將把耕地保護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針對短板弱項,抓緊時間推進整改,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全力做好耕地保護,守好耕地保護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