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寬敞、場地干凈,當再次來到三角鎮沙欄橋頭及沙欄路時,眼前景象的變化之大令附近居民著實吃了一驚。原先人頭攢動的“馬路市場”已不見蹤影,寬闊的馬路上,各類車輛行駛通暢,原本隨風飄散的異味也不復存在……
△整治后的沙欄橋頭及沙欄路場景
△整治后的三角市場山邊路場景
近年來,三角鎮各大市場普遍存在當地農民為了更便利自家種的菜、養的家禽售出去,大多都選擇隨意在路邊吆喝擺賣,不只無形中形成了“馬路市場”,且攤販對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多,安全意識淡薄,更是和執法人員打起“游擊戰”,讓執法一度陷入難以破解的局面。
“馬路市場”的特色就是哪里的車多去哪里、哪里人多去哪里。按一個攤位平均擠占道路2平方米來計算,200米長的兩側攤點要擠占掉400平方米,而原本如果10米寬的馬路就要變成8米寬,那么原本寬敞的馬路將一下子變得狹窄。由于“馬路市場”占道經營,不僅影響交通秩序和沿線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對攤主及來往群眾人身安全存在極大隱患。
△整治前的交通堵塞
針對此類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鎮綜合行政執法局為消除道路安全隱患,破解執法“難”的情況,近期聯合屬地村及交警部門,對鎮內五大市場開展“馬路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全力守護群眾出行安全,保障道路通暢。
△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聯合屬地村工作人員,對屢勸不改的攤販進行整治。
對初次違規的攤販所暫扣物品全部存放在屬地村委會,攤販去領回物品前,須接受村道路安全警示教育,攤主及其親屬需在村自愿簽訂《馬路安全風險告知書》和《不再占道擺賣承諾書》,承諾今后不再在市場路段的馬路兩側設攤經營,自覺遵守城市管理規定,維護市容環境整潔有序。
連日來,共有約90攤主到屬地村簽訂《馬路安全風險告知書》和《不再占道擺賣承諾書》,起到較好的制約和震懾作用。
三角鎮綜合行政執法局針對部分流動攤販生活困難的實際,在三角市場山邊路段劃定臨時疏導點,引導攤販規范經營。同時,推行“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執法模式,為廣大攤主群眾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三角鎮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三角鎮還將持續每日安排人員對重點點位進行值守,并針對重點道路開展不間斷巡查和“回頭”整治,目前已基本消除“馬路交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