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天空擦出一聲雷鳴,中山市沙溪鎮治水辦負責人黃永新被一通電話叫醒:“馬上要下暴雨了,辛苦你們把握好時機打開截污閘門。”電話那頭,是中山市沙溪鎮第一總河長、鎮黨委書記徐成彬。這一聲雷鳴,幾乎第一時間讓他想起朗心四渠等河涌的開閘問題。原來,下雨時閘開早了就會讓污水及初雨泥水一起流入河涌,閘開晚了又會因排水不及導致道路水浸。
“所以時機很重要。”徐成彬解釋道。

再次來到朗心四渠,以往污水直排河涌的街鋪被改造成了街角公園。“剛下過雨,水會有些渾濁,過兩天會更好一些。”徐成彬掃了一眼,看到河里一條正在游動的魚:“還蹦了一下呢。”時間緊迫,他抓緊上車去了六鄉涌。“終于到最后關頭了。”徐成彬長吁一口氣。目前,沙溪鎮轄區內原先的25條“劣五類”河涌已經下降至11條,8條重度黑臭河涌中的7條已經消除黑臭,剩下的六鄉涌進入最后攻堅時期,預計到6月底,全鎮黑臭水體將被基本消除。從被“央督”通報到今天,歷時近兩年,沙溪的治水迎來新階段。

▲在朗心四渠,過去污水直排河涌的街鋪,被改造成了街角公園。南方+ 盧子衡 拍攝
時針撥回到2021年10月,中山的水污染問題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點名通報。督察組列出的典型案例,包括了沙溪鎮境內的土瓜涌和朗心四渠。沙溪全鎮28條河涌,截至2020年年底時,有七成是黑臭河涌,近九成屬于“劣五類”河涌,六鄉涌甚至被當地人稱為“芝麻糊”。

▲土瓜涌整治前(左圖)后(右圖)對比。(沙溪鎮治水辦供圖)
“坦白來說,被央督通報,對當時的治水工作是一個轉折點。”當得知自己所負責的轄區內有兩條河涌被通報時,徐成彬卻認為這是一次及時的止損:“當時朗心四渠的臭味,住在高層的居民都能聞得到,這說明我們之前治理的方式出了問題,它并不是系統性的。” “系統”一詞,在徐成彬口中被反復提及,這也是在中山落實治水“雙主體責任制”、讓鎮街充分參與治理后,他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前,中山的治水工作已經轉向了市級相關部門與鎮街配合協作的市鎮雙主體模式。

▲朗心四渠整治前(左圖)后(右圖)對比。(沙溪鎮治水辦供圖)
沙溪鎮地圖上,一條主干管道從鎮西南方發出,沿順時針方向延伸至鎮東南處,全長14公里的管道劃了個3/4圓,將鎮子包圍起來。“管道走得很長,系統性的問題也很多。”徐成彬的手在地圖上熟練地指出了污水管的走勢,若有所思。“系統性問題”,確實不少。比如,之前由于中嘉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不足,主干管道常年滿水運行,沙溪鎮的大量污水無法通過主管輸送到中嘉污水廠處理,只能外溢到河涌里;泵站泵力不足,使得部分污水輸送受限;主干管道年久失修,海傍街500多米管道幾乎完全堵塞,北部的獅滘河河水倒灌進污水管……一番梳理下來,徐成彬很清楚,任何一條河涌的治理,都不能局限于這條河涌以內,而是需要上升到整個鎮域甚至更大范圍內的治理——總口截污、擴建污水處理廠、新建主干管道、支管到戶等更加龐大的工程被一一提上議程。“先做好了系統布局,抓主要矛盾,方法科學,治水就不會像想象中那么復雜。”徐成彬說。

▲朗心四渠流域整治方案。南方+ 盧子衡 拍攝
遠遠地,就聞到了一股異味。由于六鄉涌總口只有一根400毫米管道輸送至主管,過流能力不足,污水不時向河涌外溢。徐成彬探頭朝渠道閘門望去:“那地方有些垃圾,導致閥門關不緊。”徐成彬說,前幾天六鄉涌的水質一度重回“劣五類”,但原因已經找到了,徐成彬并不擔心:“我們正在解決。”發現問題,馬上解決問題,“問題導向”在治水團隊中維持至今。沙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陳嘉毅提到,即便有上級到訪,當地也不會刻意展示治理成效較好的河涌,甚至還會帶上級去最黑臭的河涌查看:“治水最關鍵在于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治得好或壞都沒必要瞞,因為大家都看得見、聞得著。”在沙溪鎮的干部團隊內部,徐成彬倡導“單刀直入”的溝通方式:“之前我在會議上讓大家談彼此的問題,大家有點放不開,覺得這是揭別人的‘老底’。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我們都是對事不對人的。”抱著這種態度,影響河涌水質的問題逐一被發現、被解決。

▲徐成彬(左三)主持召開治水工作推進會。(沙溪鎮治水辦供圖)
漸漸地,有關水污染的投訴變少了、不見了,一些沿岸居民也參與到了治水工作中。“六鄉涌岸邊有好幾家村民聽說我們要做河岸整治,都主動把自家紅線以內的宅基地、建筑等等退讓了出來,支持我們治水工作。”徐成彬說。有理解并支持治水工作的居民,也有屢次不作整改的“硬骨頭”。徐成彬回憶起一家直排污水的糖果廠,廠房收到整改通知后并未響應,河水依然黑臭。“我們暫作斷水斷電處理,沒多久河水就清了很多,企業也馬上找到我們,承諾整改。”治水期間,沙溪鎮累計檢查了500多家次“小散亂污”企業,關停10多家、處罰近130家企業。有人曾提醒徐成彬:大力度地整治廠企等污染源,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徐成彬反問:“水污染問題沒解決,廣大市民百姓的利益又怎么辦?”
在六鄉涌的一側,曾經亂搭亂建的鋅鐵棚、房屋等已經被拆整成了一片空地,這里也將會像朗心四渠沿岸一樣,被改造成公園等適宜居民出行的空間。河涌的另一側,岸線周邊大約有10棟建筑的外立面被重新粉刷,多種顏色搭配既不會單調,又不顯花哨。陳嘉毅掏出手機,展示了知名畫家梵高的一幅畫作:“墻體顏色的選擇,參考的就是這幅畫的配色。”

▲在六鄉涌,岸線周邊大約有10棟建筑的外立面被重新粉刷。南方+ 盧子衡 拍攝
盡管攻堅戰即將告一段落,但水質后續的運營維護仍然不能掉以輕心。“每一處都可能有預見不到的問題,必須隨時反省、隨時檢討、隨時查漏補缺。治水沒有終點,隨時在路上。”徐成彬說。今年五月初,完成截污工程后的沙溪涌開始關閘運行,然而到了第二天,水質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一定還有污水管直排。”徐成彬判斷。治水團隊用了大約10天,最終找到了那一處被遺漏的污水管道,并重新完善了工程。6月9日上午,在村里調研的徐成彬恰好路過了團結涌,便隨手拍了一段視頻,發到了一個有50人的治水工作微信群里。視頻中,一處舊拍門設施處有水流現象,徐成彬要求治水辦立即進行核實。很快,治水辦工作人員也在群里回復了核實后的情況:“這是改造后的雨水排口,排放的是雨后的一部分山水。”

▲徐成彬(左一)正在現場辦公。(沙溪鎮治水辦供圖)
治水工作群每天都保持著活躍狀態,群消息也可能在任何時間彈出。“徐書記那天凌晨五點打完電話提醒適時開閘后,又在早上七點多在現場發了水質的視頻給我們。”一位治水辦的干部提到,徐成彬經常一大早獨自先前往河涌邊查看,并把情況反饋到群里,再去上班。“最艱難的時期將要度過,后面就是要有繡花功夫,久久為功。”徐成彬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