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期兩天的中山市沙溪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11月25日在鎮政府會堂召開。新當選的新一屆人大代表履新。非鎮代表的沙溪鎮省、市人大代表,非鎮人大代表的鎮委、鎮政府班子成員,以及鎮有關干部機關部門、事業單位正職,市駐鎮機構負責人,村(社區)書記主任、鎮商(協)會負責人、老干代表列席會議。沙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黃景輝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5年沙溪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提出了未來5年的發展設想。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報告提到了哪些內容!
過去五年,是全鎮上下負重自強、頑強拼搏的五年,是沙溪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五年。五年來,沙溪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發展動能實現大轉換,環境攻堅實現大突破,城鎮面貌實現大蝶變,民生福祉實現大改善,社會治理能力實現大提升,政府履職水平實現大提高,圓滿完成鎮第十六屆人大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未來五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沙溪深刻轉變發展方式、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特別是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性發展機遇的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我們要直面問題和矛盾,認清發展路子,堅決打贏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兩大攻堅戰,以干部作風建設攻堅為保障,全力推進沙溪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落實市委“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打好三大攻堅戰等有關重要部署和鎮委“2+4+5”發展戰略,積極參與“雙區”建設、融入“雙城”聯動,以攻堅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規劃建設“1+4+N”重大產業平臺,奮力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沙溪之路,努力使“中山西城市新中心 深圳西產業首選地”從目標定位變成現實地位,建成產業發達、生態宜居、美麗幸福的大灣區新沙溪。
緊跟灣區前進步伐,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打破資源和財政制約,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取得明顯成果,形成以新一代信息產業、服裝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導的產業布局,綜合實力與競爭力達到全市各鎮街中上水平,實現群眾生活質量、生態人居環境、文明和諧程度的全方位提升,奮力譜寫沙溪改革發展新篇章。
接下來,沙溪將凝心聚力打造“六個新沙溪”。讓我們看看未來五年的重點工作,有哪些和大家是密切相關的。
一、深入推進產業重構,以“雙區”“合作區”和深中通道為契機,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沙溪。
1、高標準謀劃高端產業發展空間。加快鳳凰產業園、隆盛產業園、厚山產業園、聯合鴻興產業園4大產業平臺建設,推進各片區產業布局及村鎮工改進程。繼續探索涌邊村等綜合“舊改”工作,大力推進“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出清低端產能和業態。
2、高質量推進項目招引落地。加大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力度,著力招引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大、發展前景優的產業入駐沙溪。推動40個重點工業項目動工建設,加大道路交通、環境整治、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3、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動搖。持續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培育一批高成長性服裝企業成為龍頭企業,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支持中小型企業做專做精、上規上限、“上云上平臺”。支持鎮快反加工聯盟、產業協同創新聯盟的合作機制,加快全產業鏈整合。
4、堅持優化企業服務不放松。堅持優化企業服務不放松。創新開展沙溪企業家日活動,進一步愛護和宣揚企業家精神。支持平臺、企業、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中尋求發展機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助力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積極盤活公有資產,整合設計、電子商務等資源,進一步構建良好生態圈和產業鏈。
二、深入推動城市重構,提升城市能級,實現“中山西城市新中心 深圳西產業首選地”發展定位新沙溪。
1、以破竹之勢攻堅村鎮低效工業集聚區改造。全力攻堅村鎮低效工業集聚區改造,推進多個項目改造,鼓勵土地連片改造和集約利用,加快土地整備和違法處理,開展閑置用地、批而未供用地專項治理,改變碎片化產業發展形態,拆除破舊廠房、新增產業園區。支持開放多元的合作投資模式,全面提升園區建設管理服務水平。高標準完成城市更新三個五年計劃和國土空間規劃方案。
2、以工匠精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南山北水”的魅力空間,全面提升獅滘河“一河兩岸”建設品質,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建設更具輻射力、環境綜合提升的對外通道體系。重點實施寶珠路、興工道、工業大道、康樂路改造,打通隆興北路延長線、隆盛路等瓶頸路。深入實施“嚴管示范路”建設,開展全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持續開展暢通工程和安全大整治。加快深茂鐵路、中開高速等過境交通動脈的征地拆遷工作。
3、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山城西中央活力區,打造高度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的現代都市核心區。深入實施城市精細化品質化管理、以“前店后廠”特許經營的模式打造一條具有休閑、購物、旅游、網絡銷售等特色的服裝風情街。積極探索新型環衛保潔管理機制,厘清“三不管”地帶保潔責任。進一步深化城市環境管治,嚴厲打擊改裝車輛流動攤販亂擺亂賣等行為,集中開展違法占道、非法占用岸線、戶外廣告設施等專項整治行動。
三、鞏固生態建設成果,譜寫綠色發展篇章,維護天藍水清土凈新沙溪。
1、以鐵的手腕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深入開展沙溪黑臭(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堅持科學治理、系統治理,“一河一策”精準治理。全面夯實河長責任,開展“沙溪藍”行動,實施全鎮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管理。強化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加強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大力推進鎮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清退散亂污企業,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以鐵腕整治手段還沙溪人民藍天綠水生活空間。
2、以民本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利益反哺鄉村機制,鼓勵和引導農村進一步提高改造項目集體收益提留占比。強力推進窩棚整治工作,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繼續推進“廁所革命”“三線”整治、垃圾污水處理。依托隆都文化、特色美食優勢,建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一批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和生態景觀帶建設,用心呵護星寶、瓏城——時代等城市商圈。
四、貫徹平安善治、多元共治理念,基層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營造法治善治穩定新沙溪。
1、高水平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開展好“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抓好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實施,繼續深化智慧校園人臉識別系統、智慧出租屋人臉識別系統、智慧煙感器系統、三個層面執法工作機制、溪角社區“黨建+社區”治理機制等重點創新項目,加強鎮村兩級綜治中心建設,探索推廣群防群治組織形式,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平臺建設。繼續推進云漢大港區等綜合治理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實施智慧停車解決停車難問題。
2、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沙溪。完善“快處警、快偵查、快調解”機制,切實防命案、壓警情、控案件。深化“三安聯動”“三防聯合”“三方聯治”,形成“全民參與、聯防聯控”格局。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防結合、整體防控,加快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進一步做好道路暢通工程。繼續打擊新型電信網絡警情案件詐騙,依托“慧眼工程”,實現治安基礎要素的智能感知全覆蓋。壓實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切實筑牢意識形態安全護城河和防火墻。
3、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升綜合行政執法效能,完善執法與監管、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穩定、化解矛盾、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嚴肅查處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和辦關系案、當“保護傘”等突出問題。扎實開展“八五”普法,推進法治惠民工程,深入了解企業和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和涉法問題,有的放矢提供法律服務。
4、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不間斷對所有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安全隱患大排查,從源頭上控制、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堅決淘汰一批條件惡劣、風險突出的落后產能,創新機制緊盯和消除出租屋安全隱患。
五、堅持與人民同心共運,扎實增進民生福祉,與民共筑和諧幸福新沙溪。
1、全覆蓋織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重點群體、技能人才就業支持力度,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持續擦亮沙溪“12·8”慈善品牌,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實現退役軍人事務信息化管理,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
2、全方位構造優質均衡教育體系。著力擴大學校學位供給,推進學校基建工程,實施校園興建、擴建、改建等擴容計劃,有序推進幼兒園“民轉公”工程,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學校2所,合理有序安排“麻雀學校”合并。推動校企深度合作,推動集團化辦學向縱深發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持續完善民辦學校管理。
3、全鏈條保障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決策、防控協同機制。以醫聯體合作為契機提升隆都醫院醫療水平,建立布局全面、重點突出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突出醫養結合,積極發展健康養老事業。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積極推進全民健身。落實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夯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防線。
4、全領域優化精神文化供給品質。組織開展“四月八”“三月三”等傳統民俗活動和系列主題公共文化活動,擦亮美食、詩詞、民間藝術等文化名片,彰顯隆都傳統魅力。積極挖掘整合,促進文化旅游資源全域融合發展。打造歷史文化風貌區,挖掘隆都文化內涵,豐富公共活動,開辟歷史文化體驗路徑。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鞏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成果,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投入和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文化設施。
六、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推進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打造廉潔高效新沙溪。
1、堅持數字化政務建設不懈怠。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高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加快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建設,落實審批服務“四辦”改革,推行“不見面審批”“全流程網上辦”,實現200個政務服務事項在沙溪暢行辦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完善重點項目管理機制,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2、推動政府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推進“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大調研大討論活動在全鎮各行業、各領域開花結果,深化“我是沙溪人 沙溪因我行”大討論成果,提高專業化水平,形成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工作作風。深入基層、群眾調查調研,認真辦好人大票決的民生實事。健全激勵引導和容錯糾錯機制,健全干部職工考核評價體系,旗幟鮮明為敢為、善為、有為者撐腰。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壓實“一崗雙責”,強化關鍵崗位風險防控,以清正廉潔形象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