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文廣旅局、市普法辦聯合印發《關于中山法治文化建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下稱《方案》),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推動中山法治文化建設提質增效,持續提高法治社會建設水平,為中山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目標任務
以“品牌特色更加鮮明、法治內涵更加豐富、基層法治更加堅實”為目標,把法治文化建設融入到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景區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文化建設中,以“一集聚區、兩主陣地、三平臺、四制度、五活動”為載體,用2-3年的時間,進一步促進中山法治文化建設的整體優化提質,全面轉型升級。
具體措施
建設“一集聚區”
深挖楊殷故居、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等紅色文化資源,孫中山故居、鄭觀應故居“傳統文化資源”,打造獨具中山特色的法治文化研學線路,建設南朗、五桂山、三鄉“紅色+傳統”“四點一線”法治文化集聚區,推動中山優秀法治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打造“兩陣地”
打造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主陣地。將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市法治文化公園功能升級全過程。
打造粵港澳法治體驗主陣地。依托“香山文化”紐帶,搭建“融”連三地的粵港澳青少年法治交流橋梁。
構建“三平臺”
構建電視、廣播法治宣傳平臺。在中山廣播電視臺持續開設每月兩期的香山文化頻道《法律天地》電視欄目、FM96.7“普法茶話”廣播欄目,開設《法治會客廳》專題訪談活動。
構建微信矩陣法治宣傳平臺。定期發布以案說法、律師講法、領導談法等內容,加大法治新聞、法治公益廣告投放力度。
構建戶外法治宣傳平臺。運用法治宣傳陣地和普法教育網點展放法治文化節目和法治公益廣告,鼓勵在全市主要景區內設置法治文化宣傳元素。
建立健全“四制度”
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健全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制度;完善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落實部門黨委(黨組)和鎮街領導班子會前學法制度;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
健全領導干部年度述法、考法制度。領導干部在述職、述廉的同時,要報告本人年度學法用法、依法行權和履行本單位法治建設領導責任情況。健全領導干部學法考法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健全“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度。充分發揮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落實普法責任制局際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作用,落實典型案例發布和以案釋法制度。
健全落實公益普法責任制度。推動大眾傳媒承擔公益普法責任,落實好《中山市公益普法制度的實施意見》,建立全市金融機構落實公益普法責任機制,推動全市重要節點實施法治標語點亮地標行動。
開展“五活動”
開展中山市年度“十佳”法治文化品牌評選活動。
創建百個公民法治素養提升項目。
開展千名法律明白人法治實踐行動。
開展萬場法治文化活動。
開展“百千萬”法治體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