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23個鎮街,村(社區)顧問律師定期到村(社區)值班,打造“律師講堂”“社區法治論壇”等品牌,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注入鄉村法治“活水”。“走,到廣場看法治宣傳電影!”自百場法治電影下鄉活動啟動以來,這句話成為中山不少社區居民的口頭禪,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日漸濃厚......
近年來,中山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著力在基層農村培養一批普法骨干力量,全力實施鄉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加強法治鄉村隊伍建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深耕鄉村一線,譜寫鄉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法律明白人讓村民遇事找法
“好,我們同意調解方案。”經過“法律明白人”麥鑒堂2個多小時“背靠背”調解,當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近日,小欖鎮東升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了一宗因聚餐醉酒致人死亡案件。通過詢問周邊群眾,與三名當事人核實事發前后詳情,麥鑒堂從“情與理”的角度,在補償金額問題上做“加減法”,最終化解雙方矛盾爭議。
去年以來,中山高位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進一步規范“法律明白人”培養的工作原則、培養目標、基本條件、主要職責、遴選對象及程序等,確保“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規范有序,將更多懂基層、知法律、曉事理、善處事的“身邊人”遴選為“法律明白人”。目前,中山共有1083名“法律明白人”,今年將再培養不少于500名,實現了群眾有法律需求時“找得到人”,以“自治”力量推進基層治理新發展。
在村里,鄰里糾紛、宅基地糾紛、土地使用權和林地糾紛等多發。遇到棘手的糾紛時,村(社區)干部都會和法律明白人、顧問律師等一起,力爭矛盾糾紛化解在村里。今年以來,村調委會成功調解案件550宗,社區調委會成功調解案件1188宗。
法治文化創建讓群眾守法用法
4月11日晚上7時,原本空蕩蕩的廣場早已坐滿了居民,還有不少居民帶上孩子、拿著小椅子,坐在廣場的兩側,津津有味地看電影,這是發生在西區隆昌社區文化廣場的一幕場景。百場法治電影下鄉,是中山法治宣傳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知識的多元化需求,開展全方位、多角度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電影下鄉活動40余場次。
“鄰居小孩過于吵鬧,如何主張權利?”“樓梯和公共區域經常看到寵物排泄物,一些養寵的街坊屢勸不止,有什么法律武器可維護權利”......在大涌鎮文明實踐中心,一場法治宣傳進社區活動氣氛熱烈。“在中山,越來越多專業力量,以志愿活動的形式下沉基層、服務群眾,中心站為居民提供的服務和實踐活動越來越多樣化。”大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道。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中山將法治文化與家風文化、誠信建設等有機結合,指導鎮街、村(社區)在文化陣地建設過程中將法治元素融入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文體活動中心等場所。今年以來,已在全市開展75場法治宣傳進村(社區)活動,讓廣大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法律服務供給讓村里辦事依法
5月8日,一場針對社區“兩委”干部、調解員、網格員及社區規上企業代表的培訓會議在小欖鎮九洲基召開。主講律師就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如何幫助企業依法合規降低用工風險等方面進行分享。
懂法,方能依法。中山積極探索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新方法,以普法宣傳教育“春風化雨”,以法治服務“定分止爭”,針對村(社區)需求,精準提供法治保障。通過扎實開展“百所興百村”活動,推動律師所與村(社區)結對共建,聚焦鄉村企業發展,以法治講座、律師授課、法治體檢等方式,加強鄉村企業負責人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培訓力度,助力鄉村企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法律戰”。2022年以來,共實地走訪鄉村企業百余家,提供法律意見書近百份。
各司法所牽頭,組織各村法律顧問、法治宣傳志愿者組成普法宣傳小分隊,深入村(社區)開展民法典、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禁毒等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為村級事務管理及基層涉農合同等領域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意見和法律服務支持,全面提升村干部及群眾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依法維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