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山市司法局簽訂《法治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為聯手共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迎來新一輪的合作。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培鵬,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躍飛,雙方相關局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高培鵬指出
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涵蓋各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堅守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四大安全底線,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監管高效的市場安全環境、品質優良的市場創新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公正統一的市場法治環境。
近年來,率先探索包容審慎執法,建成“兩清單一意見”體系;連續多年在法治中山建設評估名列前茅;我市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獲批創建第五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知識產權保護和綜合服務“中山模式”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這些成績都離不開市場監管人對“踐行法治,服務為民”理念的恪守。
兩局此次合作,貫穿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和監督全過程,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堅守安全底線、規范市場秩序等方面確定六大合作重點,合作首年推出九項工作計劃,全力開創“市監藍+司法藍”嶄新的工作局面。
王躍飛指出
市司法局緊緊圍繞“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一體推進法治中山、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一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與市司法局致力營造簡約高效的市場化營商環境、穩定可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敢闖敢試的包容性營商環境,保持工作聯動、緊密合作,初步形成了寬領域聯動、常態化運行的合作格局,執法效能、社會效果、綜合效益不斷提高。
此次深化合作,既是兩局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也是圍繞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頭號工程”,統籌市場經濟和法治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
此次合作以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全面加強雙方法治建設工作的交流與對接,通過搭建一個合作平臺、開展一批合作項目、健全多項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法治化,促進中山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具體內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打開立法立規全新思路,開拓法治創新建設研究,精準施策助企惠民,共同推進制度環境、服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品牌以及法治隊伍建設。
二是發揮法治規范執法、理順關系、維護權益、定分止爭的重要作用,通過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三個監管”同向發力,開創市場監管現代化新局,助推中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是共建高質量市場監管法治宣傳基地,面向各類市場主體按需普法、定制普法、精準普法,為企業提供最新的市場監管法律服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