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今年來,中山市法律援助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措并舉,切實解決勞動者“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助力勞動者合法維權。今年1-4月,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追索勞動報酬案件52宗涉及102人,為勞動者追回勞動報酬近百萬元。
暢通勞動者合法維權渠道
優化法律資源配置,已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實體、熱線3大平臺,打通了法律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市已形成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勞動者足不出戶,即可通過登錄廣東法律服務網、進入“法潤中山”微信公眾號、撥打“12348”或“88363148”熱線等方式,獲得線下線上無差別的法律服務,實現法律服務一站式掌上辦理。在“法潤中山”微信公眾號還開通“AI法律顧問”法律咨詢服務,為勞動者提供7×24小時的法律咨詢服務,讓勞動者切實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就在身邊。
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在全市法律援助窗口設立“農民工綠色服務窗口”,簡化程序,一律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指派,落實對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工傷待遇免予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制度。推行案件“容缺受理”機制和法律援助事項告知承諾制,對情況緊急的案件,申請材料不全的法律援助申請事項,先予容缺受理。提供“反向跑”受理服務,對因重大疾病或殘疾等原因不能親自申請法律援助的勞動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上門服務。在全市公證處增設法律援助咨詢窗口,解答勞動者關心的企業拖欠工資公證救濟途徑問題。充分利用建設銀行中山分行在全市網點設立的“勞動者港灣”,加強法律援助宣傳,并為前來辦理業務的返崗勞動者提供貼心法律咨詢服務。
建立“援調對接”機制
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方面的職能作用,建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對接工作機制,發揮人民調解便捷、靈活、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優勢,為勞動者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一方面,對于人民調解事項調解不成,但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或要求法律援助的糾紛案件及時引導勞動者申請法律援助,并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當事人法律援助申請后,可以以非訴方式結案的,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直接進行調解,從而實現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濟雙贏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