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以下簡稱“工改”),是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兩大攻堅戰之一。市司法局結合自身職能,主動謀劃,靠前服務,制定出臺九大舉措深度參與服務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為“工改”攻堅提供法治保障,助力中山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工改”大局,立足合法性審核職能,找準改革探索和合法合規的平衡點,提出專業審查意見和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把好關;建立“工改”配套規范性文件快審通道,快速完成審查備案程序,高效回應“工改”政策需求;與市“工改”指揮部建立聯動溝通機制,配合指揮部完善政策制定出臺程序,切實提高政府依法決策水平 。
加快研究跟進我市“工改”有關政策,為“工改”推進過程中的具體事項提出風險防控指引;對以市人民政府名義作出的有關“工改”重大決策、重大措施以及簽訂的重大合同協議等事項進行法律論證;24小時響應市“工改”指揮部法律需求,提供專業高效法律服務;做好對后期工業園運作、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法律問題的研究。
梳理在“工改”中發生的典型行政復議案件,分門別類形成案例匯編或指引,供市“工改”指揮部和相關部門借鑒,以規避法律風險,節省行政成本。
依法應訴,以法治手段妥善化解“工改”過程中發生的行政爭議。加強司法與行政互動,就“工改”過程中的法律適用及執法程序,非訴強制執行等問題進行專題業務研討,爭取達成共識,積極防范行政爭議風險。
與市“工改”指揮部綜合執法組密切配合,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協調改造升級過程中部門聯合執法爭議,統籌部門和鎮街協同執法,對重大復雜疑難執法案件進行指導或者提出法律意見;做好“工改”中違法用地、違章建筑、土地整備、綜合執法等方面執法爭議協調、執法投訴的處理,加強執法監督,促進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做好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組織法律顧問律師開展“工改”政策宣講,及時解決村(社區)和村(居)民遇到的法律問題,有針對性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制定涉“工改”租賃合同糾紛的標準化法律服務產品,細化證據收集、訴訟和執行全階段的糾紛處理指引,及時調處各類矛盾糾紛,為村(社區)相關工作提供法律幫助,維護基層和諧穩定。
開通“調解直通車”,充分發揮調解的定紛止爭功能,做好訴前調解、訴調對接工作,對“工改”工作中涉及的相關糾紛能調盡調,對相關訴訟仲裁案件提前介入,力爭調解,對于調解成功的,及時做好調解后的司法確認程序。及時總結“工改”相關糾紛調解成功經驗,形成工作制度,規范調解過程,提升調解效率。
開通涉“工改”項目公證綠色通道,圍繞在“工改“項目中涉及的村民(股民)大會、征收、搬遷、安置等事項,優先提供委托、繼承、拆遷協議等民事類公證服務,現狀保全、物品清點等保全證據類公證服務以及表決大會、抽簽搖號等現場監督類公證服務。
深化“誰執法誰普法”評議工作,將“工改”配套政策解讀及宣傳、綜合執法過程中的普法等重點工作納入相關部門(鎮街)普法責任清單。協調相關部門和各司法所開展“工改”過程中的相關法治宣傳,做好周邊群眾的解釋答疑,并引導涉“工改”糾紛的村集體、村民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聯合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等重點部門,打造以服務“工改”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普法品牌,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