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司法局召開行政復議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山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有關工作開展情況。
據介紹,中山市認真學習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聚焦爭議實質性化解等,推動行政復議工作質效顯著提升。2024年,全市審結行政復議案件2715宗,同比增長64%;復議后進入訴訟案件540宗,行政復議階段實質化解率達81.6%,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不斷彰顯。
中山市司法局副局長鐘勇健介紹,過去一年,中山市行政復議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與人民調解、行政訴訟等銜接配合,形成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制度合力,實現對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
“抓引流分流,主要是強化爭議吸附能力。”鐘勇健介紹,中山在各鎮街建立行政復議和人民調解對接工作站,通過糾紛排查、引導分流、聯合調解等機制,將調解適時、動態地貫穿于接待、受理、審理等各個環節,做好釋法說理,最大限度提高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的成功率。從而實現八成以上行政爭議在復議階段得到實質性化解。
中山還著重抓源頭處置,強化自行化解能力。以源頭治理、靠前處置、多元化解為手段,前移行政爭議化解關口,推動向執法端化解有效延伸。2024年中山市司法局制發自查化解通知書、行政復議建議書、提示函等30多份,積極打造了行政爭議化解的“前哨”。
同時,中山市司法局還強化行政復議與訴訟聯動,打造行政爭議化解平臺。
中山市司法局行政應訴科科長李潔介紹,中山市行政復議機關一方面壓實行政應訴責任,全面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堅持相關領導帶頭出庭,建立備案提醒、通報約談、信息共享等機制,以制度化、規范化推動行政應訴常態化,有力提升了行政應訴工作精細化、規范化水平。另一方面,堅持系統觀念,深化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領域聯動和銜接配合,形成了化解行政爭議合力。
例如,中山市司法局與兩級人民法院印發實施《中山市行政復議應訴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常態化召開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專題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行政執法與行政應訴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行政復議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實現了質效雙升。
2024年,中山市司法局還聚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及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目標,持續落實便民惠企新舉措,充分延展行政復議制度功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監督效能,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行政復議制度的新要求、新期盼。
鐘勇健介紹,一年來,中山市司法局持續加強調研培訓,推進行政復議工作理念轉變升級,年內累計開展復議人員下沉基層開展錯案講評11場,取得了不錯的培訓成效。加強惠民舉措,深化復議為民實踐,積極拓寬行政復議受理渠道,開通行政復議“綠色通道”,推行復議申請“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事后補正”等機制,落實繁簡分流制度,降低群眾維權時間成本。同時,加強溝通合作,協同聯動提升實效,轉變案件審理思路,從“以裁為主”向“裁調并重”轉變,2024年,通過調解形式結案386宗,有力推動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此外,中山市行政復議機關還聚焦強化監督效能,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動“開門辦案”,切實提升行政復議公信力;優化監督方式,全力加強行政復議糾錯監督;強化責任追究,確保生效復議決定履行,有力推動了行政執法水平的提升。
中山市司法局行政復議科科長祖賀介紹,接下來,中山行政復議機關將充分發揮行政復議便捷高效的制度優勢,不斷健全完善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審理、案后監督等環節的制度機制,主動靠前服務,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持續落實便民惠企新舉措,進一步暢通申請渠道,提升行政復議對行政爭議的吸納能力,縮短受理時間,為群眾、企業解決行政爭議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寬口徑的行政復議渠道。充分延展行政復議制度功能。強化協同聯動,深化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信訪等糾紛解決機制的協調聯動機制,探索建立行政復議監督、行政執法監督、紀檢監察監督銜接配合機制,有效實現能動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