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漁在即,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如果不能出海作業,將失去主要經濟來源,但若讓正在接受社區矯正的人員出海,會不會就此“失聯”?
近日,廣東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召開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工作視頻會議,中山市司法局根據上級部署,與檢察機關密切協作,主動作為,幫助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解決難題。
“經排查,發現社區矯正對象陽某因犯盜竊罪,被判處緩刑,在民眾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陽某與朋友共同租賃了船只外出作業,入矯后向司法所提出了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申請。”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核實陽某申請經常性跨市情況,了解其工作性質及作業流程,市司法局延伸管教警察聯合民眾司法所、社矯社工組成工作小組進行實地走訪,查驗陽某租船合同和出海作業報備情況,核實其租用的船舶檢驗證、漁業船舶航行簽證簿、漁業船舶證書等相關證件是否有效。經實地查訪,陽某的申請符合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情形,予以審批。
“申請獲批了,但是出海捕魚作業期間,經常會出現網絡信號差,甚至沒有信號的情況,如何保證社區矯正對象不會因此‘失聯’?為此,我們除了做好電話督促,還請多部門協作。”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前須向鎮街司法所報備航行路線和出港、進港信息,完成打卡簽到或報告個人定位后,方可外出作業。
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山將針對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的實際情況和監管難點,加強溝通協調,調動多方力量,形成部門聯動、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圍,在依法依規加強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和指導力度,依法保障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就業權益,體現司法“溫度”,確保“管得住、矯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