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推進改革創新升級 轉化提升治理效能 以法治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山市司法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設想

信息來源:本網 發布日期:2021-02-18 分享:

  2020年,中山市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和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圍繞省廳、市委市政府工作重點,全力推進司法行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9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我市獲評優秀等次。在推動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中得到省廳認可并作交流發言,人民日報客戶端進行了報道。中山黨員律師為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支撐,獲得省委組織部和省司法廳點贊。在2020年1月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行全國統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考核驗收中,榮獲優秀等級。工作舉措和成效7次、《善平先生普法筆記》(全集共25集)被《學習強國》采用。“智慧社區矯正項目”“‘僵尸’行政文件清理”“行政復議與調解對接”等3篇信息被省委辦采用,“智慧”指揮中心工作獲澎湃新聞政務號報道。

  2020年,辦理各類規范性審查業務708件,組織參與各類專項文件清理任務7次。市政府法律顧問室辦理各類法律意見647件。行政復議案件收案1731件,同比增長2.71%。承辦以市政府為被告和被申請人的訴訟、復議案件410宗。承辦法律援助案件8180件。辦理公證總數30860件,公證涉及標的額4.59億元。全市共有7家司法鑒定機構,71名司法鑒定人,共受理4751宗鑒定案件。全市共有執業律師1465人(不含公職律師),律師所130家,代理各類案件42102件,非訴訟法律事務42048件。全市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紛5749宗,成功調處5614宗,調解成功率97.65%,履行案件5466宗,履行率達97.36%,司法確認159宗。舉辦各類普法活動955多場,派發普法宣傳資料33萬多份,受眾達500多萬人次。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發揮統籌抓總職能,推進法治建設工作。一是加強法治建設謀劃推進工作代擬《中山市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2020年法治中山建設評估方案》《關于調整優化全面依法治鎮(區)工作機構設置的通知》。組織召開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四次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會議,通報了2019年法治中山建設評估結果。舉辦了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講座。推動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政績實績考核指標體系。二是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舉辦第三屆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會暨民法典宣講會活動,高質量舉辦“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中山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專題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專題講座等。三是全力推進重點改革任務工作。印發《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意見》,推行行政指導、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代擬《中山市健全行政裁決制度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并印發全市,印發《中山市行政裁決事項基本清單(第一批)》,保障行政裁決工作有序有效開展。代擬《中山市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的工作意見(試行)》等一系列文件,舉辦政策解讀會,全省首個城市在鎮街上線應用行政執法“兩平臺”,全面加強對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和服務。推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形成《關于落實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方案>有關工作的報告》。

  (二)構建法治制度體系,為重振虎威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加強制度供給。堅持在市委領導下立法,穩步推進《中山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立法。率先全國制定了政府規章《中山市政務數據管理辦法》,以法律剛性解決困擾多年的政務數據割裂、共享梗阻、政務服務困民擾民等問題。落實《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基層聯系點工作辦法》,通過征集、推薦、邀請、協商、實地走訪等方式選取25個政府立法工作基層聯系點。牽頭組織研究制訂規范翠亨新區運行的政府規章,激發火炬開發區和翠亨新區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施行后,在全省率先公布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率先把鎮街一級政府列為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一并公布,從源頭防范“帶病文件”“奇葩文件”出臺。二是深化制度減負。清理一批歷史遺留的、不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阻礙法治化營商的“僵尸文件”,廢止各類文件226份,其中,市政府文件98份,市屬各部門文件128份,各鎮街根據權限自行公布廢止行政文件148份。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宣布取消證明事項共77項。三是全力支持中山“三個年”建設。審核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公建設施配套、城市規劃等方面的17份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舉全市法律服務力量參與市征地拆遷、重大平臺建設工作,為南沙港鐵路(中山段)、中開高速、岐江新城征地項目等30多個市級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建設出具528件公證法律文書、法律意見647件。

  (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推動共建共治共享。一是搭建“線上+線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打造智能法律助手“AI法律顧問”,4月上線以來,已有1000多人通過“AI法律顧問”獲得法律咨詢、常用法律文書下載等服務。11月份,“中山智慧公證”服務再升級,正式上線“零跑腿”線上公證平臺,線上服務內容包括委托、聲明、出生、親屬、無犯罪記錄等40項公證事項。推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建立了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聯動銜接機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公職律師調解隊伍。在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共同建立退役軍人調解工作室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法援惠民 助力創文”、根治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系列活動,助力脫貧攻堅和中山創文。制定《中山市行政復議與人民調解銜接聯動試點工作方案》,在全市各司法所掛牌成立“行政復議與調解對接工作站”。開展對接工作試點至今,通過調解工作站調解處理的行政爭議3200多件。指導市人民調解協會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建立糾紛化解聯動機制,為常住中山的澳門街坊提供“家門口”式公共法律服務,處理涉租賃、繼承等糾紛30多件。是大力推動“智慧普法”。運用“法潤中山”微信號、“九品芝麻官”抖音號、中山普法漫畫報、吉祥物“善平先生”、線上普法游戲等融媒體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國家安全、社區矯正法、民法典等法治宣傳。組織律師推出一系列“法治灣區·中山律說”公益普法視頻。

  (四)統籌發展和安全,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是確保監管場所和特殊人群安全穩定。疫情以來,我市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對象、刑滿釋放安置幫教人員等特殊人群均為零感染或疑似病例,受到省疫情防控督導組和省司法廳的充分肯定。是打通復工復產“最后一公里”。謀劃了強化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法治服務保障20條措施。成立“中山市穩企安商公共法律服務團”,先后到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和鎮街,圍繞企業疫情防控期間職工勞動關系、合同履行等方面開展企業“法治體檢”,受到企業主和職工歡迎。是依法化解矛盾降低疫情影響。出臺《關于做好防控新冠肺炎有關行政復議工作的方案》,共辦理涉疫情案件4宗,其中3宗維持,1宗經調解,申請人撤回了行政復議申請。全市人民調解員、村(社區)法律顧問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在線調解等方式,協助做好談判和合同中止、變更、解除等工作。

  (五)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確保安全穩定落實到位。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做好線索收集和處置。將市強制隔離戒毒所建設和完善全國統一戒毒模式作為市級重點工作,積極申報“戒毒人員運動戒毒”“打造戒毒人員社會支持系統” 兩個績效創新項目,組織戒毒人員開展體操、球類、街舞、戶外康復器材訓練等活動,推動運動戒毒康復模式創新創優。在全市24個鎮街禁毒社工中心建立以指導支持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為工作重點的延伸幫扶工作站,加強與鎮街禁毒辦、司法所、禁毒社工中心溝通銜接,有效指導和開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在2020年1月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行全國統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考核驗收中,榮獲優秀等級,并于11月13日按照示范等級(最高等級)向廣東省戒毒管理局和司法部申報全國統一模式考核驗收。12月5日國家禁毒委領導檢查驗收中山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工作時,對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統一戒毒模式和專業化水平表示充分肯定。加強延伸管教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警察管理,制定工作手冊,提升震懾力和執法效能,深受司法所歡迎。開展“智慧社矯”試點,創新“互聯網+社區矯正”模式,實現電話報到智能化、報到登記自助化、檔案管理便捷化、業務咨詢智能化,推進遠程探視會見服務。推動社矯法進機關、進廠企、進村居、進學校、進家庭,通過線上線下宣傳,覆蓋人群約22萬人次。

  二、存在問題

  全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鎮街機構體制改革后依法治市工作機制、司法所設置需進一步健全,監管場所和特殊人群安全管控不容松懈,法律服務行業現代化有待加強,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設落后影響履職效能,法治專業工作人員緊缺等問題,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三、2021年工作設想

  (一)黨建引領,著力打造“四鐵”“五個過硬”司法行政鐵軍。開展新一輪“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認真開展司法行政隊伍教育整頓前期調研、摸底和輪訓,研究提出務實管用的思路舉措。突出政治素質,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推動法治人才隊伍提質增容。

  (二)守正創新,努力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水平。扭住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行政裁決示范創建、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等省試點關鍵改革,引導基層創新行政執法規范化、流程化,爭取市委支持設立行政復議辦公室和社區矯正管理局等關于機構、人員的改革配套。乘好“新基建”“數字政府”東風,推動“智慧司法”、依法行政上新臺階。貫徹落實《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研究制定我市貫徹實施意見。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規劃、“八五”普法規劃、律師行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公共法律服務“十四五”規劃,確保“十四五”時期各項工作開局良好、行穩致遠。

  (三)統籌協調,聚力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新實踐。對標深圳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城市,加強我市營商環境的制度建設對接和地方立法創新。逐步理順基層司法所管理體制、依法治鎮(區)工作,推動司法所所長、各部門法制審核部門負責人由具有法學專業背景的干部擔任,司法所所長列席鎮街重大行政決策活動。修訂我市重大行政決策相關規定,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后評價制度,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化解矛盾。優化設置法治中山評估指標體系,形成深化改革的導向。

  (四)埋頭苦干,全力履行好司法行政工作“四大職能”。一是完善行政立法工作機制。著眼于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為我市推進“頭號工程”“三個年”“六大戰役”等重點工作以及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為中山市委市政府提供法治決策參考。聚焦建立健全環境治理法治體系。二是深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大力推進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在我市鎮街的本地化部署和上線運用,力推已在全省率先開展的服務型行政執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工作,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制度。三是健全完善刑事執行機制。以火炬開發區“智慧社矯”試點項目為模板,在全市各司法所開展“智慧社矯”系統建設。積極創建全國統一戒毒模式示范所,將統一戒毒模式融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四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法律服務和宣傳模式。以中山仲裁委和市律協新址打造中山法律服務業聚集區,促進中山現代法律服務業升級。強化“誰執法誰普法”源頭治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推動自治、德治、法治融合,促進基層依法治理。構建“全面調解、全程調解和全員調解”格局,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

  


中山市司法局

  2021年2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高雄市| 涟源市| 凉城县| 普陀区| 乌审旗| 吉水县| 大兴区| 遂宁市| 马鞍山市| 竹北市| 宣恩县| 楚雄市| 临朐县| 涿鹿县| 韶关市| 竹北市| 奎屯市| 武乡县| 松阳县| 沾益县| 山阴县| 盈江县| 潍坊市| 扎赉特旗| 乡城县| 永嘉县| 贵德县| 深圳市| 东港市| 崇信县| 越西县| 南溪县| 通州区| 太和县| 留坝县| 新龙县| 浙江省| 阿尔山市| 筠连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