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等。
目前向公眾開放包括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楊殷故居展示區、辛亥革命紀念公園、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翠亨村等七大區域,形成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展示體系。
附: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各重要建筑及展示區介紹
一、孫中山紀念館:
該館主要陳列孫中山生平史跡及其家族情況。展館一樓《孫中山的生平史跡》陳列全面系統地介紹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和思想理論;展館二樓《孫中山親屬與后裔》陳列展現了孫中山的親屬與后裔對其革命事業的巨大支持、貢獻和犧牲。附設專題展廳,定期舉辦各類專題展覽。
二、孫中山故居:
孫中山故居,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40平方米。1892年由孫中山先生主持設計及建造,198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為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分前院、主體建筑和后院,并設有一道圍墻環繞著庭院。前院左邊的水井周圍即是孫中山先生誕生時的祖屋舊址。
三、酸子樹:
故居前院栽植一株酸子樹,1883年,孫中山從檀香山帶回樹種栽種在這里。1931年后,此樹被臺風刮倒,長成臥龍狀。
四、農耕文化展示區:
在孫中山曾經勞作過的耕地上開辟,包括水稻種植區、作物種植區、禽畜飼養區、傳統生態農業的桑基魚塘區、現代農業試驗區、農具展覽等,展示孫中山家鄉的農耕文化。
五、翠亨民居展示區:
利用翠亨村一部分舊民居展示童年孫中山的生活環境,包括復原的孫中山祖居、翠亨村民俗展覽以及翠亨村當年各層次的民居、民俗展示。
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
利用翠亨村一部分舊民居展示本地列入國家和廣東省非遺保護目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七、楊殷故居展示區:
包括三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殷故居、陸皓東故居和楊心如故居。內設“楊殷烈士紀念展覽”“陸皓東故居原狀陳列”“陸皓東紀念展覽”以及“中國共產黨中山地方史專題展覽館”等。
八、開放時間
每天9:00—17: 30(17:00停止入場);全年法定節假日和黃金周,每年5月至9月周六日當天開放時間為9:00—18:00(17:30停止入場)。若5至9月的周六日當天為工作日,則開放時間為9:00—17: 30(17:00停止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