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村,位于南朗街道中部,東至左步村委會;南至泮沙村委會;西至白企村委會;北至欖邊村委會。村委會轄區面積約8.8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569畝,山地面積3120畝。南朗村由7個自然村組成,分別有大博頭村、大嶺頭村、南朗村、亨美村、安定村、田邊村、合外村共設7個村民小組。 先后榮獲“中山市衛生村”“中山市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普查區”“中山市先進黨支部”“中山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中山市城市管理先進單位”“中山市全國人口普查點先進集體”“中山市生態示范村”“中山市宜居示范村莊”“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宜居示范村莊”等榮譽。
南朗村注重教育事業,在宋景定年間(1263年),設立新美齋義學,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云衢書院。書塾于民國初期開辦,當時上課設有日夜班,由孫中山的老師程君海任教,校址設于新填地大塘巷。另有一所書塾是在民國中期開辦,校址設于南朗正街程家巷,由程宇辰任教,設日夜班,學生人數10~20人不等。1921年建成南朗小學,至1936年在程尚書廟設立校址。1944年在南朗圩尾新建南朗小學,到1958年拆除。1982年,旅港鄉親鄭海捐資港幣30萬元建成鄭海小學,即南朗中心小學。
南朗村黨群服務中心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支持指導下,圍繞實體化、功能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要求,實現全面提檔升級。中心以一站式、綜合性、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為轄區內黨員群眾提供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員教育培訓、黨內關愛幫扶、矛盾糾紛調處、社區服務、志愿服務活動和文體活動等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