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簡鳳媛委員:
關于您提出的《關于打造中醫藥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大灣區中醫藥文化高地的建議》(125147號)提案收悉,非常感謝您的關心和支持,現答復如下:
南朗鎮華南現代中醫藥城,是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的一個重要產業發展平臺,是中山市發展健康醫藥產業重點園區。同時也是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科技研發、創業創新、檢驗檢測和互聯網+項目提供孵化空間,推動中醫藥產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及產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您提出,以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產業平臺為基礎,建設中醫藥產學研平臺、道地藥材生態園、中醫藥文化科普園、中醫藥產品展示等項目,以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展示和創新為載體,打造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小鎮。這對南朗鎮進一步推動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產業平臺發展,帶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提升產業地位和品牌吸引力,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意義。我鎮對該建議表示認同。
一、立足產學研,打造中醫藥文化創新高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產學研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進一步優化提高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山市市相關部門和南朗鎮通過建設中醫藥特色小鎮、積極引進高端研發機構、推進中醫藥科技攻關、支持中醫藥企業發展、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強化藥品全鏈條監管等,著力推進我市中醫藥創新發展,打造中醫藥文化創新高地。
一是建設華南醫藥健康特色小鎮。《中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并將華南現代中醫藥城項目列入市“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南朗鎮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中醫藥強市相關部署,聯合開展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工作,華南醫藥健康小鎮(原名稱為“華南中醫藥健康小鎮”)被納入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同時,南朗鎮以華南醫藥健康小鎮為主體,打造了中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平臺,不斷推進中醫藥科技攻關、支持中醫藥企業發展,推動中醫藥創新發展。目前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及引入的企業已與廣東醫科大學、廣東藥科大學、中山火炬職院健康等院校、廣東農業科學院、廣東華農農業公司、暨南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研究團體等合作,成立產學研平臺,開展中醫藥種植、創新科技研究等。同時,鼓勵中醫藥企業申報市重大專項扶持,支持中醫藥領域項目的科技攻關。目前南朗鎮華南醫藥城內先通、仙逸堂、香山堂藥業等3家中醫藥企業均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市工程研究中心雙重認定。
二是積極引進高端研發機構。推進中山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共建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的建設,并給予對應的政策與資金的扶持。目前中山研究院已登記為事業單位,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標準化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也將落地建設。推動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中山生物醫藥創新平臺的發展,平臺首批11個香港大學及6個廣東藥科大學共17個生物醫藥技術成果轉移項目已簽約。
三是推進中醫藥科技攻關。通過市重大專項、社會公益與基礎研究項目,支持中醫藥領域項目的科技攻關,2020 年在醫療衛生重點項目中增設“中醫藥傳承創新計劃”專題,支持中醫藥領域的科技攻關和示范應用。2017年至2020年,中醫藥領域共申請市重大專項共2項,社會公益 57 項,共安排資金1103萬元。
四是支持中醫藥企業發展。積極推進中醫藥領域工程中心建設,鼓勵中醫藥領域企業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對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按照企業營業收入給予一次性補助 5-10 萬元;對上年度研發費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不低于 2%且研發費加計扣除額在 100 萬元(含)以上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助。
五是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為加快我市醫藥產業創新步伐,全面創建大灣區生物醫藥科技國際合作創新區,2020年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國家和省的政策,牽頭起草了《中山市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方案》,由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實施。方案根據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結合中山實際從提升藥械非臨床研究水平及深化臨床試驗管理改革、優化完善審評審批監管服務、推動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術支撐能力等六方面共提出提升藥械非臨床研究水平、落實臨床試驗機構備案管理、提升藥械臨床研究水平、完善倫理委員會機制等十八條措施。方案中鼓勵中藥傳承創新、提升藥品非臨床研究水平及深化臨床試驗管理改革、優化完善審評審批監管服務等內容,對于鼓勵中醫藥產業的對外合作,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我市科技創新水平有重大意義。
六是強化藥品全鏈條監管。扎實開展藥品全鏈條監督檢查,突出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有效排查風險隱患,保障藥品生產、流通、使用行業秩序。持續開展中藥飲片質量專項整治,在生產環節,重點檢查非法渠道購進中藥飲片、使用不合格中藥材、中藥飲片投料、執行GMP要求、履行上市許可持有人相關義務情況。在經營環節,重點檢查非法經營中藥飲片、從非法渠道購進中藥飲片等行為。開展藥品抽檢工作。深入分析我市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情況和藥品質量管理情況,制訂年度抽檢工作方案,以風險為導向扎實推進藥品抽檢。
二、立足產業優勢,打造科普生態園和道地藥材展銷中心
一是科普和生態種植相結合,建設百草園。南朗鎮充分利用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產業優勢和自然稟賦,擬在園區周邊山林地打造中藥科普園和道地藥材生態植物園。在今年的3.28活動上,華南醫藥城與廣東粵高藥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中藥百草園的開發意向框架協議書。該項目計劃在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園區建設一個約為175畝的中藥百草園,以種植嶺南醫藥苗圃和樹木為主題,同時引入珍稀名貴樹種南藥三香(檀香、降香、沉香)等,融合中醫藥科普,打造一個具備一定的觀賞性且可以開展中醫藥文化教育的中藥科普園和道地藥材種植生態園。目前,百草園項目種植合作正由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公司和投資方協商相關細節,同步開展選址等工作。
二是以道地藥材為主題,建設道地藥材展銷中心。南朗鎮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已集聚一批中醫藥企業,該展銷中心建成后,可以充分發揮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健康醫藥產業優勢,并與百草園、康養度假村、國醫館等高端服務業態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相互依存,形成集中醫藥研究、南藥種植、南藥科普教育、中醫康養為一體的中醫藥特色產業鏈,形成集養生、度假、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商業體系區域。目前,南朗鎮華南現代中醫藥城道地藥材展銷中心已選址在科技大樓孵化器一樓,正在進行裝修招標,同步開展營運商引入工作。
三、立足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培育中醫藥健康療養項目
中山市把傳承創新中醫藥發展作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效解決群眾醫療保健問題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中醫藥“未病先防”理念和“簡、便、驗、廉”特色,以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基礎,推廣實施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成為全省首個形成市、鎮、村(社區)三級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的城市,成為全省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示范單位。
(一)創建市中醫“治未病”中心,打造技術輻射“龍頭
一是依托市中醫院創建全市首個中醫“治未病”服務中心,致力于發掘中醫傳統養生及治療方法,為群眾提供體質辨識、健康調養、養生技術等咨詢治療項目,探索適合中山市實際、具有中醫特色的“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模式,并成為全省首批“治未病”試點單位。
二是依托市中醫院成立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創新開發基地、市中醫治未病技術指導中心以及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基地,借助市中醫院三級甲等中醫院的人才、技術等優勢,輻射帶動鎮街基層中醫“治未病”技術提升。
(二)推動鎮級服務平臺建設,培育基層中醫服務“雙核”
一是依托鎮街醫院,加強鎮街醫院中醫科建設,按照標準規范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開設中醫專科,同時以各醫院中醫科、康復服務為基礎組建鎮街“治未病”中心(中醫館),各鎮街醫院均能開展15類63種中醫技術服務項目。
二是依托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項目建設,按標準配備中醫藥服務設施、設備及中醫技術人員,普遍能開展傳統技術療法,受到群眾歡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能開展六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三)打通“最后一公里”,實現家門口中醫服務全覆蓋
堅持“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原則,以市帶鎮、以鎮促村,將全市227個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中醫“治未病”體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調動市鎮兩級中醫服務幫扶資源,推動中醫服務進村(社區)。全市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已配備相應設備,能運用8種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群眾步行15分鐘內就能到達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點,真正打通群眾健康保障“最后一公里”。
四、立足“產業+旅游”,推動中醫藥文化休閑旅游
一是予以政策鼓勵,資金扶持。發展中醫藥文化主體休閑旅游是近年來國家支持發展的旅游新業態,有利于促進產業+旅游的聯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已把中醫藥文化旅游納入新業態并予以政策配套,在新出臺的中山市旅游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對通過評審的項目予以資金扶持,鼓勵企業發展以健康休閑和傳統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業態發展。
二是予以品牌建設的指引和支持。結合企業的需求和實際,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與南朗鎮積極配合,指導華南現代中醫藥城中條件成熟的企業創建工業旅游示范點或A級旅游景區(如中山完美),整合周邊的孫中山故里旅游區、鄉村旅游等資源點,積極申報省級工業旅游精品線路。通過品牌的建設,有效地整合資源,促進園區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實現產業+旅游發展模式。
三是支持中醫藥文化館全方位發展。中山市中醫藥文化館是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文化宣傳的一面旗幟,位于中山市中醫院,始建于2010年,2017年進行全新升級改造。目前,該館總建筑面積4258平方米,共投入約3000萬建設資金。該館推出了多種中醫養生文化項目,目前已接待了來自國內外近18萬人次的游客前來參觀學習,其中還包括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國及港澳文化交流團隊。
專此函復。
(聯系人及電話:李偉東,85599636)
中山市南朗鎮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