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崢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提案第132409號)收悉,提案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對有效應對我市人口老齡化,不斷提升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意義重大。市民政局及相關會辦單位對委員的建議予以積極采納并融入到部門職能工作中。經綜合市衛生健康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委組織部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統籌規劃,構建新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
(一)持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一是堅持加強頂層設計。我市堅持規劃先行,根據全市人口包括老齡人口規模、結構、分布等情況,先后出臺《中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中山市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規劃(2020-2035)》,以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養老服務機構資助、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資助、家庭適老化改造、時間銀行等政策措施,為我市養老服務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政策支持。2022年6月,率先在全省發布《中山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2022年版)》,通過明晰高齡津貼、困難援助、費用減免、獎勵扶持、醫療醫保、交通出行等老年人生活服務便利和援助內容,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市民政局注重從養老服務“需求側”出發,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著力構建以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基礎,以中山市智慧養老服務調度中心為協調機制,以多樣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為補充,通過“硬件”+“軟件”+“服務”三大模塊建設,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全市“15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共建成292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提供清潔、助餐、護理、適老化改造等基本服務,持續開展心理關愛、銀發伴讀、興趣活動等個性化服務。今年以來,全市23個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累計開展文娛康樂活動881場次,服務老人28509人次;開展免費康復活動795場次,服務老年人4158人次,服務小時數3263.66個。另外,提供助餐服務22287人次、上門服務25551人次、老年人能力評估1168人次、午休托養服務286人次。
(二)加大落實人才優待政策。市委組織部積極推動將養老優待政策納入我市人才政策,聯合多部門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山市新時代人才高質量發展二十三條>的通知》,為人才解決父母養老提供保障。一是全面優化人才醫療服務,設立人才門診服務專窗或綠色通道,為高層次人才、優秀企業家、高級技師以上技能人才及其父母提供專人導診服務,為人才父母提供便捷醫療服務。二是加強人才安居保障,市鎮(街)兩級籌集5000套各類戶型人才房,滿足人才及其家屬的不同居住需求。三是高層次人才、優秀企業家人才和高級技師以上技能人才的父母參加城鄉醫保,不受每年9-12月集中征繳期的限制,人才直系親屬在本人居住證生效(或人才到崗)之日起3個月內辦理參保手續,繳費到賬的次月開始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為人才家屬提供快速參保服務。
二、關于積極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建立“一站式養老服務社區”的建議
2022年起,市民政局深入創新發展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物業+養老服務”,切實增強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征集并確定西區街道碧翠華庭小區、港口鎮星晨花園、板芙鎮盈悅森境等3個試點小區開展“物業+養老服務”工作。三個試點小區共為1335人次提供入戶巡訪、送餐服務、家政服務、入戶維修、代購代辦等服務。開展營養健康講座、義剪、讀書、金婚攝影、節日慶典活動、便民市集、露天電影、防范網絡詐騙宣傳等各類活動共47場次,超1440人次參與。為小區內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提升老年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廣東曜宸集團作為中山市“物業+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單位,以智能手表和互聯網居家養老智慧平臺為抓手,以“智慧社區康養+”社區居家康養服務的核心模式為支撐,積極創新“物業+社區養老”模式,建立完善“星辰居家養老服務站”,從“強生命、防意外;強生活,保營養;強生機,獲幸福”三個維度,為社區老人提供“建立健康檔案、提供照料和家政服務、組織娛樂活動和志愿者探訪”等居家養老增值服務,同時依托旗下“比易生活家”平臺為包括長者在內的社區居民提供商品配送上門、家政服務、家電維修、配餐、跑腿等居家服務。
2023年,市民政局印發《關于推動發展“物業+養老服務”工作方案》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按照“企業自愿參與、政府適度支持”的原則,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發揮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根據不同區域人口結構、老年人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物業+養老服務”,通過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摸排小區老年居民養老服務需求、組建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開展養老服務指導和培訓、豐富老年文體康樂形式、制定小區居家養老服務清單等形式,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目前共有26個物業小區完成試點申報,正按工作方案持續推進中。
三、關于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作用,促進民辦養老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議
(一)加快推進醫養結合融合發展。一是強化養老機構醫養服務。全市現有醫養結合機構8家,93%的養老機構能以多種形式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全市養老機構提供護理型床位2444張,占比66%。二是推進老年人家庭病床、互聯網醫院、網約護理等服務模式。全市設置特定老年人家庭病床年均244張,12家二甲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29家醫療機構可提供網約護士服務。全市醫療機構100%建立了老年人掛號、就醫綠色通道。20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中有13家已經設立老年病科。三是推動創建老年友好城市。2022年創建1個國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38個市級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8個市級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二)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我市已備案養老機構構成中,公建公營14家,公建民營7家,民營企業10家、民辦非營利企業3家,其中含民營成分機構占比50%,純民營成分僅占29%。為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提供養老服務,市民政局修訂出臺了《中山市養老服務機構資助辦法》,拓展了資助對象范圍,提高了資助標準,新增了資助項目,可申請資助的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2.5倍,更加有效吸引社會力量投身從事養老服務。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醫養康養深入融合,積極引進高端養老服務機構,豐富我市養老服務供給,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支持。
中山市民政局
2022年6月27日
(聯系人:張力偉;電話:0760-883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