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玲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構建“時間銀行”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建議》(提案第131392號)收悉,該提案具有現實性和前瞻性,作為互助養老的一種新方式,“時間銀行”對于動員各類人群組建志愿者服務組織為老人提供服務、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市民政局及相關會辦單位對委員的意見予以積極采納并融入到部門職能工作中。經綜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紅十字會、團市委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發揮政府在“時間銀行”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的建議
目前,市民政局正在草擬《中山市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實施方案》。該方案將堅持公益性、互助性、激勵性、持續性原則,按照“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思路,重點圍繞時間銀行管理體系、服務主體與服務內容、需求發布與
服務對象、時間儲蓄、轉移和兌換機制、服務評價等方面,制定具有博愛中山,志愿先行特色的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制度,依托市委宣傳部“志愿中山”信息平臺搭建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信息模塊,“政府主導、通存通兌權威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行機制。
二、關于加強社區組織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的建議
(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是積極推動培訓機構、院校、社會組織和家政企業等主體發揮培訓作用,協同市民政、商務、衛生健康等部門聯動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四大培訓項目,將每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位,持續深化從業人員崗前、在崗以及專項技能培訓,預計每年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等家政技能培訓達8000人次以上。二是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充分利用社會培訓資源,篩選一批辦學條件較好、培訓質量較高的機構承擔家政服務培訓任務。同時對認定為省級、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的,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三是積極推進基層服務示范站建設。把家政服務融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打通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雙通道,促進家政服務嵌入社區服務體系,構建15分鐘快捷家政服務圈,實現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家政服務。
(二)市紅十字志愿者隊伍是我市最早的志愿者隊伍之一。現有16支市屬志愿服務隊、20所市直屬學校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24個鎮街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共有志愿者1.7萬余人。2014年以來,市紅十字會在24個鎮街全面鋪開“博愛家園”項目建設,以夯實組織建設基礎,形成“市—鎮—村(社區)紅十字組織網絡,目前共建立278個“博愛家園”項目建設點,社區(村)紅十字志愿者隊伍建設也在不斷壯大,志愿者數量日益提升。
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廣東省紅十字會的要求,今年1月,市紅十字會成立了中山市紅十字養老志愿服務隊,聚焦關愛空巢老人、困難老人等老齡群體,為鄰里和社區老人提供紅十字特色志愿服務,在全社會倡導科學、文明的生命理念。同時,在市精神文明辦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和推進系列紅十字養老志愿服務,探索紅十字參與養老服務實踐活動。
(三)為持續提升我市養老服務人員理論和實操技能水平,市民政局已于3月起開展2022年養老服務培訓工作。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相結合方式,分市、鎮街兩級開展。鎮街級培訓依托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轄區內養老機構,培訓對象分別是養老服務一線人員、負責人、管理人員、學生、志愿者、老年人主要照顧者等。培訓形式及內容由鎮街根據服務實際需求自行確定。市級培訓通過整合省民政廳、市內先進養老機構等培訓資源組織開展,預計每年開展養老技能培訓達900人次以上。
市民政局將推動養老服務社工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引入服務培訓資源,提升志愿服務水平,組織“時間銀行”養老服務供需對接,促進“時間銀行”順利實施。
三、關于傳承互助傳統 ,培育社區資本的建議
多年來,團市委依托市青志協(市義工聯)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助老志愿服務,打造出了如“守護桑榆”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青春情暖”新春關懷活動、“金暉行動”中山青年志愿者結對服務老黨員等諸多助老品牌項目。此外,各基層團組織也結合自身特點,推出了如“暖心行動”——孤寡及困難家庭老人結對幫扶志愿服務項目、“買菜幫幫忙”愛心配菜幫扶項目、紅領巾親子義工走進長者公益食堂等各式助老項目,讓尊老愛老成為廣大青少年的行動自覺。此外,團市委已連續5年開展中山市學生(村/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不斷挖掘、培育、孵化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當中涌現出了諸多各具特色的助老項目,如大學生探訪住院長者的“慧愛聆聽”海濱社區醫院探訪活動、鼓勵長者發揮余熱參與社區治理的“耆來綠游”長者志愿導賞服務計劃,立足服務社區的“青春助力 創享社區”關愛老人志愿服務項目等等,讓青少年參與助老志愿服務更便捷、選擇更豐富,在全市營造了積極良好的助老志愿服務氛圍。團市委也持續化將充分利用團屬新媒體平臺宣傳渠道,圍繞尊老敬老主題開展多樣化宣傳,大力弘揚關愛老人、尊重老人的文明風尚,持續弘揚“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愿精神,不斷激發大中學生參與助老志愿服務的興趣和熱情。在3·5學雷鋒日、重陽節、“12·5”國際志愿者日等多個重要節日節點開展專題宣傳,引領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青年志愿者等青少年群體積極參與助老志愿服務項目,讓更多長者得到幫助,讓助老志愿服務在社會蔚然成風。
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目標是鼓勵全社會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尤其是激勵低齡老年人參與養老志愿服務,實現養老服務需求與志愿服務的有效對接,實現“老有所為”,不斷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服務資源產生在個人、家庭、社會間并形成可傳承的互助傳統美德。
下一步,市民政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運作方案的標準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設,制定具體方案及激勵等機制,會同市委宣傳部、市衛健局、市人社局、團市委、市紅十字會等相關單位開展推廣培訓工作,指導各鎮街開展工作,落實好“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體系的管理、維護、監督和跟進工作,在全社會形成以志愿服務為核心、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的時間銀行養老服務體系。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市養老志愿服務工作的關心支持。
中山市民政局
2022年6月14日
(聯系人:劉芳;電話:0760-883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