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全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發展農村普惠型養老服務,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建議》(提案第131058號)收悉,該提案針對性強,對有效應對我市人口老齡化,不斷提升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意義重大。市民政局及相關會辦單位對委員的意見予以積極采納并融入到部門職能工作中。經綜合市衛生健康局、市金融局、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局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增加家庭養老意識,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建議
?。ㄒ唬槿尕瀼亍饵h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十年工作的指導意見》《廣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做好尊老、敬老、助老工作,提高我市老年人幸福感,2021年市衛生健康局聯合6部門出臺《中山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實施方案》,著力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六大方面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我市老年人健康水平。積極做好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每年舉辦1期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培訓班,隔年舉辦中山市老年人運動會或老年人文化藝術節,用心開展“老年健康宣傳周”“敬老月”活動,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全市100%醫療衛生機構設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綜合性二級以上醫院設置老年科超過50%,聯合中國人壽中山分公司開展“銀齡安康行動”,落實智慧助老各項活動,2021年開展智慧助老活動203場,直接服務老年人10000多人,2022年全面開展情暖中山“321”關愛老人暖心工程,計劃在基層社區開展50場老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活動,努力營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圍,全方位提高我市老年人生活質量。
?。ǘ?021年12月底,市民政局印發《中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辦法》,辦法里明確要求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我市困難老年人提供服務資助。包括:政府分散供養的特困老年人;低保低收入家庭中失能、高齡老年人;市級以上勞動模范中的孤寡老年人;三級以上傷殘軍人中的老年人;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中的孤寡老年人;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失能老年人;困難空巢失能老年人。市民政局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困難老年人受助需求適時調整資助對象范圍。各鎮街可以根據轄區實際,適當拓寬服務資助對象范圍。
二、關于利用現有資源,增強養老服務機構的文化養老服務理念,給予老年人群體一種人文關懷,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水平的建議
?。ㄒ唬┦忻裾忠劳腥芯蛹茵B老服務中心和站點,由各鎮街聯動醫療衛生機構、公安部門、養老服務相關企業,整合服務資源,為社會老年人開設健康講座、防騙課堂、興趣學堂、文娛活動等多元化服務,為老年人提供豐富生活、發展興趣、放松身心的平臺,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社會活動,自覺主動維護身心健康。2022年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活動1308場,服務人次超33萬,其中為1025名老年人提供到站康復服務,累計服務約4.9萬小時。
?。ǘ┪沂芯C合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列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我市堅持“綜合實際、整合集約、適用實用”的原則,加快轄區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進度,以與現有養老服務設施綜合設置或現有場所設施改(擴)建為主,年內實現各鎮街至少建有1家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上門及多元化的服務,為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工作指導和服務輻射。
三、關于養老服務主體實現連鎖化、規模化、綜合化,在農村和低收入群體中大力推廣互助性養老服務的建議
?。ㄒ唬?021年2月,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委農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村集體建立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要求村、組集體每年收益中提取公積公益金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和10%,新增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上集體提留不低于30%,用于增強集體積累、發展集體經濟、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社會保障,支持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等。除此,對于經濟基礎較好的村(社區),利用村集體現有土地、房屋,修繕一些方便村民、特別是老年村民就近活動的書報閱覽、棋牌切磋、文化娛樂、健身綠道等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宣傳社會主義文明風尚,豐富村民業余生活和身心健康需求,對于需要生活照護的五保戶老年村民,村(居)集體提供一定的生活照護服務。
接下來,市農業農村局將進一步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支持農村普惠型養老服務發展。
?。ǘ┌凑諊?、省關于“一老一小”有關工作安排,市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研究制定《中山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養老托育服務總體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措施,進一步明確發展普惠養老服務和社區居家服務、推動醫養康養融合、培育壯大養老產業、推進智慧服務、打造宜居環境、完善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提案中提出的弘揚孝親敬老優良傳統、增強家庭照護服務能力、針對不同對象提供多層次養老保障、利用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機構、推廣互助性養老服務、支持商業保險機構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推動醫養結合模式發展、推進智慧養老等有關內容已經納入該方案。此外,市發改局將統籌建立“一老一小”領域重大項目庫,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助力養老服務體系重大項目建設。
?。ㄈ樯钊胪七M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工作,市民政局在全市選取了6個單位作為開展"物業+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和互助式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今年,市民政局將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時間銀行”養老志愿服務運作方案的標準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設,制定具體方案及激勵等機制,統籌市委宣傳部、市衛健局、市人社局、團市委、市紅十字會等相關單位開展推廣培訓工作,指導各鎮街開展工作,落實好“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體系的管理、維護、監督和跟進工作,在全社會形成以志愿服務為核心、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的時間銀行養老服務體系。
四、關于提升養老服務產業的市場化融資比重,完善養老服務產業融資服務與障體系的建議
2021年2月,我市率先出臺印發了《中山市進一步優化老年人金融服務工作方案》,我市金融機構根據方案的指導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老年人在金融服務領域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落實各項助老適老措施,健全老年人金融服務體系。各銀行機構通過升級硬件設施,打造老年人服務示范網點、延伸服務鏈條,開設“老人優先”綠色叫號通道,長者服務專窗、創新智慧服務,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普及防騙知識,助力老年人守護好錢袋子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暖心、舒心、安心的金融服務,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滿意度、幸福感,讓老年人更好共享金融業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成果。
今年市民政局將修訂《中山市養老機構資助辦法》,擴大對本市養老機構的資助范圍和提高資助幅度,并按照入住老人的失能程度給予不同的資助額度,以及增加“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補助”類別,對向居住在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延伸提供上門養老護理服務的養老機構,給予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補助。從而達到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的目的。
下一步,市金融局將積極配合養老服務產業主管部門做好融資需求協調工作,依據養老服務產業主管部門需求,聯合組織銀行機構與我市有融資需求的養老服務機構召開專題融資對接會,為其推薦個性化融資方案,大力拓展養老服務產業融資業務,盡最大努力助力養老服務產業發展。
五、關于加強醫養結合模式人才培養,為醫養結合提供支撐,推動醫養結合模式發展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醫療與養老結合工作。一是醫中有養,東鳳人民醫院托管東鳳鎮敬老院,設立醫養結合中心,通過醫院老年科設在養老機構的途徑實現醫養融合;二是養中有醫,我市市華宇樂頤養院有養老床位600張,內設醫務室,醫護人員19人,已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為院內老人提供醫療服務;三是醫養并重,市廣弘頤養院是大型養老機構,在院內開設廣弘康復醫院,為二級康復醫院,住院病床99張,是集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為一體的醫養結合機構;四是協議服務,主要是鎮街公立敬老院或小型民營養老機構,通過與鎮街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簽訂購買服務協議,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基本醫療和保健服務。同時,我市每年組織兩期醫養結合人才培訓班,并選派人員參加國家組織的老年醫學人才和安寧療護人才培訓班。目前,市衛健局正醞釀出臺《中山市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已下發有關單位征求意見,力求圍繞老年人醫養結合需求,打造醫養結合機構品牌和樣板,提高老年人養老的獲得感。
六、關于推進智慧養老,以“互聯網+”提高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質量的建議
?。ㄒ唬┪沂姓粩嗉涌臁盎ヂ摼W+護理”、互聯網醫院等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至2021年底,我市29家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醫療單位將服務電話在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微信公眾號和所有提供服務的醫療單位預約平臺上公布,提供給有需求的群眾,互聯網醫院將電話、服務項目、服務方式等與市民政局建立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主動融合,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醫療服務,打造多層次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ǘ┦泄I和信息化局正積極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光纖網絡和移動網絡普及,加快推進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協調通信運營商打造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通信網絡,為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服務提供網絡支撐。根據《廣東省寬帶普及提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2021年第四季度廣東省寬帶網絡建設發展情況的通報》,中山市寬帶網絡建設發展水平全省排名第二,累計建成5G基站6451座,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14.6座,僅次于珠海、廣州、深圳,全省排名第四;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442.1萬個,全省排名第六,家庭寬帶用戶接入普及率168.5%,全省排名第三。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一直以來重視發揮信息技術產業對傳統產業、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賦能作用,出臺了《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持續統籌各種資源要素,支持5G、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終端等新興信息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生產,引導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家居、健康養老等民生領域的融合應用?!吨猩绞行乱淮畔⒓夹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將于今年到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認真履行推進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的職能,研究修訂政策,繼續加強引導,鼓勵信息技術在民生領域尤其是養老領域的融合應用,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ㄈ┦忻裾钟?021年7月啟動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平臺建設。項目目標是構建全市統一的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平臺,以政務外網、互聯網、物聯網、無線網絡、云計算為基礎,以中山市政務大數據中心為支撐,以熱線、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為手段,以線下實體服務為依托,建設涵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和管理的健康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配置優化,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平臺于2021年10月14日正式上線運行。截至2022年6月10日,信息平臺服務申請審批記錄5221條,助潔、助餐、助醫、定期巡訪等服務記錄約84萬條;調度中心話務座席共接聽1395次電話咨詢,主動呼出老年人關懷電話19626次;入駐服務商118家;為282戶特困老人提供7×24小時全天候居家安全及健康監護服務。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支持。
中山市民政局
2022年6月14日
?。撓等耍簞⒎?;電話:0760-883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