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政協提案辦理

中山市民政局關于中山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125015號提案答復的函

信息來源:中山市民政局 發布日期:2021-12-30 分享:


肖偉平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動社區、物業與養老服務融合的建議》(第125015號)提案收悉,此件于2021年7月12日與提案人及會辦單位召開辦中溝通座談會。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政策激勵管理發力,支持物業提供養老服務

  2020年7月,市發改局出臺了《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轉發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明確有關行業及機構執行水電氣價格政策等問題的通知》(中發改價管函〔2020〕1086號),要求各供電、供水、供氣企業對養老機構在社區設置的服務網點用電、用水、用氣執行居民價格政策,其中,用電、用水執行居民價格是指執行居民合表用戶價格,有關供水范圍內居民用水未有合表用戶價格的暫按居民生活用水(第一級水量)價格執行;管道天然氣執行居民價格是指執行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氣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平均價。今年,市民政局草擬的《中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里,大力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分區分級規劃養老服務設施,有效配置養老資源,保障必需的養老機構建設用地、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房及場所。到2025年底,全市各社區(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各鎮街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100%達標。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通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為業主提供相應服務。小區的公共設施、設備屬于全體業主所有,物業服務企業不能擅自對公共設施、設備進行處分,業主可通過召開業主大會,改善小區基礎設施,增加康養相關設備及進行無障礙改造,業主可以通過修訂物業服務合同、選聘新物業服務企業等方式提高物業服務質量,選擇具備相關養老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為業主進行服務。市住建局聯合市物業行業協會加強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為小區業主提供養老服務,同時加強對物業服務行業監管,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履行法定職責及物業服務合同約定。

  目前,市住建局正開展同溫共暖“雙百”行動,以黨建引領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物業小區治理新格局,一是計劃2021年在我市全市范圍引導100個物業小區建立由業主、物業人員等人員的小區黨支部,建立黨建引領下的協調運行機制,形成社區治理合力;二是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建立起100支物業管理行業志愿隊,發揮物業服務貼近居民的優勢,依托小區黨建和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物業服務在小區扶弱幫困、小區治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強物業小區在疫情防控及緊急狀態下的應急管理能力。

  二、關于內外結合,著力居家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一)加大職業(技工)院校培養培訓力度。

  市人社局鼓勵職業(技工)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建設一批家政服務類重點和特色專業,特別是養老護理方面專業,支持聘用行業能手擔任專兼職教師,加大與養老機構校企合作,提高辦學質量,著力培養養老護理服務專業人才。現我市三所技工院校均開設幼兒教育、烹飪、現代服務業等與家政相關的專業。

  (二)開展家政“四大類(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培訓。

  市人社局積極做好家政類培訓合格證書項目和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一是擴大家政職業技能培訓和建立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以養老護理服務領域為重點,在養老機構(企業)建立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支持技工院校養老護理服務相關專業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暢通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良性生態鏈。二是大力開展養老護理培訓。引導企業轉崗人員、農村轉移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參加養老護理員培訓,滿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需要。根據省市相關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培訓對象取得相應證書的,可按有關規定申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三是加強新上崗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在崗人員每兩年至少得到 1 次“回爐”培訓, 為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崗前培訓和“回爐” 培訓。

  市民政局以線上線下互補充,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分層分類開展培訓。一是開展養老服務崗位技能培訓。結合養老服務崗位要求,綜合運用省、市培訓教學資源,組織23個鎮街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圍繞疫情防控、養老護理、安全管理、應急救援等內容,已開展培訓6期,培訓1468人次。二是開展養老服務管理技能培訓。為148名養老服務業務骨干、管理人員提供行政管理、服務管理、員工實訓指導等技能培訓,加強養老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三是開展養老服務專項技能培訓。聯合市衛健局于5月舉辦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培訓班,邀請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作為講師,為全市97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員講解示范評估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評估員的實操能力。

  (三)出臺《中山市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我市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培訓,充分利用社會培訓資源,篩選一批辦學條件較好、培訓質量較高的機構承擔養老護理培訓任務。扶持建設具有中山特色的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對認定為省級、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的, 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2020 年認定通過 2 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2021 年擬建設 8 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

  (四)積極推進基層服務示范站建設。

  結合“南粵家政”工作的開展,市人社局與市民政局積極推進基層服務示范站建設,把家政服務融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范圍,打通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雙通道,促進家政服務嵌入社區服務體系,構建15分鐘快捷家政服務圈,實現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家政服務。

  下一步,我市將開展“南粵家政”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認定工作及舉辦市級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并以此為契機,推動我市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

  三、關于多種途徑入手,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一)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覆蓋面。市民政局自2020年起全力推進社區居家養服務中心(站)全覆蓋,以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服務調度中央樞紐,逐步在村(居)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形成“一中心多站點”的服務格局,就近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目前,全市建設社區居家養服務中心(站)261家,實現鎮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100%全覆蓋,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覆蓋率達到86.7 %,內設午休床位2204個,“十三五”期間社區居家養老硬件累計投入約11122.32萬元。

  (二)積極打造養老信息化平臺。為加快互聯網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打造多層次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市民政局已將“智慧養老”平臺建設納入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市政數局根據《中山市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的工作要求,協助安排專業的政務信息化設計規劃團隊,結合中山市“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等頂層規劃,配合開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規劃設計工作。該平臺將整合中山市居家養老緊急援助信息平臺系統原有資源和數據,建設中山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包括操作系統、管理端、服務端、手機端、公眾應用等,實現基礎信息匯集統計、養老服務實時定位打卡和記錄、監管、預約、咨詢、訂單分配、投訴處理、業務展示、養老機構管理、長者飯堂就餐記錄和補貼管理、物聯網硬件數據接入與應用、市場化服務機構接入、消費記錄等功能。

  (三)建立數據和資源共享機制。基于中山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市政數局將積極推進各類政務數據匯聚、共享、應用,將聯合市各部門數據,基于自然人庫豐富老年人信息庫,信息庫包含市公安局的戶籍人員信息、居住證人員信息,市民政局的婚姻信息、低保人員信息、養老機構、養老服務信息,市人社局的醫保信息,市衛健局的大病信息、慢性病信息、心理病信息等,市殘聯的殘疾人信息,社區收集的居民信息等,發揮大數據作用,勾畫出老年人信息畫像。基于中山市空間地理“一張圖”作業平臺,把數據和空間地圖相結合,實現在地圖中標注各社區老人數量和占比,養老服務設施的數量和情況,電梯設置情況、家庭醫生覆蓋情況等。已在嘗試將政府數據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通過區塊鏈技術、隱私計算技術和“粵省事”“粵商通”掃碼授權方式開放給銀行機構進行使用,后續將逐步開放數據給社會力量進行使用,通過大數據和空間地理“一張圖”作業平臺的應用,讓部門和社會服務團隊可精準地為每位老年人提供貼心的服務,同時有效提升整體養老服務的水平,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

  (四)逐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市民政局將于今年出臺《中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辦法》。辦法里明確要求各鎮街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需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日間托管、臨時托養等服務,鏈接資源提供家政、助餐、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安全援助等服務。鼓勵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行社會化運作,按照財政規定程序,采取購買服務、委托運營、承包經營等方式,擇優選取服務機構進駐運營。要求各鎮(街道)、村(社區)積極盤活其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閑置物業和場地設施,無償、低償提供給社會力量在轄區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同時鼓勵服務機構興建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以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質量效能,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以日間托管和上門服務為主要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緊急救援、家務料理、輔具配置、精神慰藉等精準化、個性化和專業化服務。到2022年底,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到2025年底,各鎮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鎮街一級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推動機構、社區、居家等多種養老形態在社區中的融合發展,鼓勵建設多功能、“一條龍”服務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引入養老、家政、物業服務等企業以及社會組織,興辦或運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鼓勵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將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培訓納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目錄,積極組織養老機構、社會組織、社工機構等開展養老照護、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推進開展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租賃服務。

  誠摯感謝致你們對我市養老事業的關心支持。   

  專此答復。


  中山市民政局

  2021年8月26日


  (聯系人:劉芳;電話:0760-883016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苗栗县| 曲阜市| 临桂县| 安岳县| 乌拉特中旗| 垫江县| 萨迦县| 奉节县| 阿拉善盟| 沧州市| 武宣县| 沅陵县| 囊谦县| 南康市| 衡山县| 易门县| 灵台县| 抚顺市| 星子县| 卢氏县| 阳山县| 稷山县| 旅游| 府谷县| 伊金霍洛旗| 五大连池市| 治多县| 谷城县| 苏尼特右旗| 霍山县| 庄浪县| 应城市| 龙里县| 安乡县| 天等县| 棋牌| 临漳县| 沾化县| 丹棱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