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龍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推動中山市養老產業的建議》(第125076號)提案收悉,此件于2021年7月19日與提案人及會辦單位召開辦中溝通座談會。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積極擴大民間資本投資,有序推進養老地產發展
近年來,市發改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政策措施,推進養老地產發展。
(一)貫徹落實價格優惠政策。2020年7月,市發改局出臺了《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轉發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明確有關行業及機構執行水電氣價格政策等問題的通知》(中發改價管函〔2020〕1086號),要求各供電、供水、供氣企業對養老機構在社區設置的服務網點用電、用水、用氣執行居民價格政策,其中,用電、用水執行居民價格是指執行居民合表用戶價格,有關供水范圍內居民用水未有合表用戶價格的暫按居民生活用水(第一級水量)價格執行;管道天然氣執行居民價格是指執行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氣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平均價。
(二)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8年3月30日發布了行業標準《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 450-2018,自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標準《養老設施建筑設計規范》GB 50867-2013和《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規范》GB 50340-2016同時廢止。市住建局將按《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嚴格要求審查機構做好圖紙審查工作,提高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質量。
(三)加強規劃建設和用地保障。一是市民政局于2020年啟動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梳理全市現有養老服務設施布點現狀、養老空間規劃政策和相關信息數據。2021年7月已將《養老服務設施空間規劃(2020-2035)(送審稿)》提請市規委會研究。二是經市民政部門認定的非營利性養老設施,并出具書面情況說明后,可申請使用省級指標予以保障;其他項目可由用地單位隨時向市自然資源屬地分局提交用地指標申請,市自然資源局將落實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切塊管理,由職能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報市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管理聯席會議審議確定,審議通過后可按程序使用用地指標。三是市自然資源局在統籌編制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時優先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根據各鎮街和相關單位上報的用地需求,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將悉數納入計劃保障供應。在供地價格上,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民政廳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和用地保障的通知》(粵自然資規字〔2021〕2號),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可以劃撥方式供應;對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采取出讓方式供應的,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所在級別公共服務用地基準地價的70%確定;采取彈性年期出讓(租賃)方式供應的,可按照出讓(租賃)年期與可出讓最高年期的比值確定年期修正系數,確定出讓(租賃)地價。四是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民政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和用地保障的通知(粵自然資規字〔2021〕2號)》、《中山市舊廠房升級改造實施細則(中府〔2021〕94號)》,以及擬出臺的《中山市舊廠房功能改變類微改造項目行政審批工作指引》,我市納入“三舊”改造范圍,具有合法用地手續的工業用地上蓋建筑物,改造為養老社會福利機構用途,在擬改造用途符合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的前提下,享受暫不改變原土地證載用途使用五年過渡期政策,并明確了相關審批工作指引,進一步優化辦理程序,提高審批效能。
二、關于完善養老產業扶持政策
市民政局2018年修訂的《中山市養老服務機構資助辦法》,對養老機構發放“開門紅”和“業績紅包”。一是對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開設或新增床位給予每床最高6000元的開辦補助;二是按照機構星級評定,結合綜合評估情況給予每月每床150-400元的運營補助。我市每年發放約260余萬元資助我市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接下來,市民政局將研究修訂《中山市養老服務機構資助辦法》,鼓勵養老服務機構走品牌化、連鎖化道路。
三、關于深化行業體制機制改革
目前,全市有27家養老機構,14家公建公營,6家民營,7家公建民營,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會通過修訂《中山市養老服務機構資助辦法》,扶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機構運營,鼓勵更多公建養老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我市立足醫養結合試點,按照“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思路,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盡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一)醫中有養,在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東鳳鎮人民醫院在敬老院設立老年病科;火炬開發區海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創慢病失能老人全托型養老康復照料模式;市石岐蘇華贊醫院在完成區域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基礎上,結合老年病、慢性病、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差異化發展,轉型為達到二級規模的康復醫院。
(二)養中有醫,在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華宇樂頤養院設置了醫務室、中山廣弘頤養院設立康復醫院,實現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三)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方式。截至2020年年底,社區衛生服務站、醫院等醫療機構對我市85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定期開展公益醫療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醫療咨詢、用藥服藥指導、健康講座、健康素養以及健康知識宣傳等基礎服務。20家養老機構都就近與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醫療合作協議,為機構內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和定期巡診、義診。
2021年3月,市民政局將《廣東省民政廳關于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工作的通知》轉發至各養老機構,現已有 26家養老機構按要求購買了機構責任險。此外,市醫保局正根據《廣東省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修訂我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規范性文件,增加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和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可以申請醫保定點,并將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申請的受理時間由每月首5個工作日改為所有工作日,方便上述醫療機構申請醫保定點,盡快享受到醫保優惠政策,助力中山市養老產業發展。另外,根據國家工作部署,各地市需要國家批準才可以開展長護險改革試點,我市并非試點城市,所以暫時未能開展長護險試點改革工作。
四、關于加快養老專業人才引育
(一)加大職業(技工)院校培養培訓力度。
市人社局鼓勵職業(技工)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建設一批家政服務類重點和特色專業,特別是養老護理方面專業,支持聘用行業能手擔任專兼職教師,加大與養老機構校企合作,提高辦學質量,著力培養養老護理服務專業人才。現我市三所技工院校均開設幼兒教育、烹飪、現代服務業等與家政相關的專業。
(二)開展家政“四大類(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培訓。
市人社局積極做好家政類培訓合格證書項目和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一是擴大家政職業技能培訓和建立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以養老護理服務領域為重點,在養老機構(企業)建立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支持技工院校養老護理服務相關專業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暢通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良性生態鏈。二是大力開展養老護理培訓。引導企業轉崗人員、農村轉移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參加養老護理員培訓,滿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需要。根據省市相關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培訓對象取得相應證書的,可按有關規定申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三是加強新上崗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在崗人員每兩年至少得到 1 次“回爐”培訓, 為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崗前培訓和“回爐” 培訓。
市民政局以線上線下互補充,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分層分類開展培訓。一是開展養老服務崗位技能培訓。結合養老服務崗位要求,綜合運用省、市培訓教學資源,組織23個鎮街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圍繞疫情防控、養老護理、安全管理、應急救援等內容,已開展培訓6期,培訓1468人次。二是開展養老服務管理技能培訓。為148名養老服務業務骨干、管理人員提供行政管理、服務管理、員工實訓指導等技能培訓,加強養老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三是開展養老服務專項技能培訓。聯合市衛健局于5月舉辦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培訓班,邀請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作為講師,為全市97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員講解示范評估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評估員的實操能力。
(三)出臺《中山市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我市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培訓,充分利用社會培訓資源,篩選一批辦學條件較好、培訓質量較高的機構承擔養老護理培訓任務。扶持建設具有中山特色的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對認定為省級、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的, 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2020 年認定通過 2 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2021 年擬建設 8 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
(四)舉辦家政技能大賽。5月8日,我市成功舉辦中山市第一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暨第一屆廣東省“南粵家政”技能大賽中山選拔賽。大賽分設育嬰員、家政服務員(家務服務員)、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4個賽項。每個賽項組設特等獎2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4人,三等獎若干名。全程參與賽事期間培訓的選手,可獲得由中山市南粵家政培訓基地頒發的培訓結業證書。進入決賽的選手,有機會優先領取1000元以上的相關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激勵更多人員參加職業培訓,提升勞動者整體技能素質。
下一步,我市將開展“南粵家政”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認定工作及舉辦市級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并以此為契機,推動我市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
五、關于提高養老產業智慧科技含量
一是為加快互聯網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打造多層次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市民政局已將“智慧養老”平臺建設納入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并向市政數局提出中山市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申請。該平臺將整合中山市居家養老緊急援助信息平臺系統原有資源和數據,建設中山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包括操作系統、管理端、服務端、手機端、公眾應用等,實現基礎信息匯集統計、養老服務實時定位打卡和記錄、監管、預約、養老機構管理、長者飯堂就餐記錄和補貼管理、物聯網硬件數據接入與應用、市場化服務機構接入、消費記錄等功能。目前該平臺正在加緊建設中。二是市民政局今年將在火炬開發區,石岐、三鄉、東鳳等四個鎮街作為試點開展老年人健康智慧監護工作開展。試點老年人家庭安裝居家健康安全智能硬件,實現老人的心率、呼吸、睡眠、活動情況等健康體征的實時監測。服務方為安裝了硬件的老年人提供不間斷監測服務,在監測到異常時,按規范流程及時采取呼叫應答、轉介救護等應急援助措施。
下一步,我市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拓展服務內容:一是依靠家庭醫生團隊力量,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實施健康服務管理實行鎮區全覆蓋;二是2020年全市為特定老年人設置家庭病床276張,2021年將適度擴大受眾群體;三是在現有的國家安寧療護試點機構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安寧療護工作;四是出臺《中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辦法》,辦法鼓勵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行社會化運作。
誠摯感謝委員們對我市養老產業工作推進的關心支持。
專此答復。
中山市民政局
2021年8月25日
(聯系人:劉芳;電話:0760-883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