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發現難”的問題,中山市民政局主動作為,建立健全“三主動”機制,形成了全覆蓋、精準高效的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兜底網,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
一、健全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制,推動應保盡保。2022年制定《中山市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救助機制》,2023年印發通知進一步完善,確保應保盡保、不漏一人。一是大數據精準篩查。發揮“大數據”優勢,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匹配邏輯,通過對比民政、公安、司法、醫保、殘聯等單位共享數據,每月精準排查新增的死亡、重殘、重病、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困難性家庭,形成疑似名單并分解到鎮(街)核查。二是動態拉網排查。各鎮(街)每月組織村(居)對新增的死亡、重殘、重病、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困難性家庭開展全覆蓋、拉網式入戶排查,排查出符合條件的對象。重點查驗服務對象身份認定是否準確、保障政策是否落實、政策銜接是否符合規定等,確保符合條件人員及時納入保障,重復享受的及時清理規范。三是提速審批及時保障。按照“當月申請、當月辦結”的原則,鎮(街)受理申請后立即查驗材料的完整性和規范性,主動協助對象補充材料;對于難以認定的對象,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個案會商,確保對象及時享受相應福利保障。
二、強化保障政策“主動宣傳”機制,推動應知盡知。高度重視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宣傳工作,不斷加強政策宣傳和正面引導。一是多措并舉營造良好氛圍。連續2年舉辦未成年人保護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公眾號、新聞廣播等傳播媒介,開展主題亮燈活動,成立宣講團組織百場普法宣講,開設專題電視綜藝、電臺訪談節目,制作公益普法短片,設計未成年人保護資源地圖。積極呼吁社會各界力量,共同關愛保護兒童合法權益。二是走深走實開展政策宣講。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集中宣傳與常態化宣傳相結合,持續推進政策進社區、進家庭、進單位,擴大受眾面和傳播度,大大提升保障政策社會知曉率。2022年至今累計開展宣講2980場次,服務逾10萬人次,張貼宣傳海報2711張,制作發放宣傳資料逾23.2萬份,指導各鎮街深入校園、社區打造宣傳欄位逾1900個。三是定期探訪關愛解憂。組建未成年人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定期摸排探訪,對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月至少探訪一次;對留守兒童和其他困境兒童,每季度至少探訪一次,及時了解對象的學習生活情況,現場宣講未成年人保護政策、困境兒童幫扶政策、防溺水知識等,2022年至今已走訪宣講超3萬人次。
三、落實關愛服務“主動提供”機制,推動應幫盡幫。積極打造“童心向陽”品牌項目,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著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關愛保護。一是牽手特殊群體,暖心幫扶服務。聯動相關部門,持續發動社工、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和志愿者,“牽手”結對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精神關愛、家庭教育指導、權益維護等服務。充分發揮慈善組織、企業等社會力量,圍繞困境兒童生活、教育、醫療、康復等需求,捐贈資金物資、實施慈善項目、提供專業服務。2022年至今全市累計幫扶對象9528人、幫扶次數7052次。二是豐富活動載體,傳承紅色文化。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活動,結合重大節日開展走訪慰問困境兒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傳統文化進校園、黨史競賽問答親子活動、愛國主義閱讀教育等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鮮明價值取向,2022年至今累計開展活動2066場次,服務逾6.8萬人。三是充分挖掘資源,持續關愛圓夢。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心理輔導、提供助學金等幫扶活動,2023年已開展助學實踐活動71場次,幫扶兒童133人次,近三年幫助24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走向社會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