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聚焦特殊困難群體在基本生活、教育、就業、住房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發揮城鄉社區工作者、“雙百”社工等作用,強化“五社聯動”機制,拓展基層服務功能,建立困難群眾“7+6+N”分類關愛服務長效機制,有效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創新發展,讓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以需求為導向,分類精準施救
中山市將民政服務對象劃分為在讀困難學生(因貧輟學人員)、適齡未就業困難對象、重殘重病人員、特殊困難老年人、困境兒童、住房困難家庭、流浪乞討人員等7類困難群體,實施探訪慰問、生活幫扶、教育幫扶、就業幫扶、醫療幫扶、住房幫扶等6類關愛幫扶服務和助潔、助餐、助醫、助行、助急、育幼托管、心理疏導、精神慰藉、康復護理、健康安全管理、生活能力提升等N類社會幫扶服務。截至目前,七類對象14909人,收集有效訴求352個,妥善解決290個,正在解決62個。
凝聚服務力量,健全幫扶隊伍
各鎮街廣泛動員基層干部、社工、群團組織以及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充實探訪關愛服務力量,建立一支集黨員干部、民政干部、“雙百”社工、群眾性自治組織、基層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網格員、家庭醫生、志愿者、低齡健康老年人、親屬鄰里等共同參與的探訪關愛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困難群眾聯系、探訪、關愛、幫扶工作,定期研究困難群眾分類關愛服務工作實施情況,強化關愛幫扶意識,用心用情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現實難題。
對存在特殊困難情形且缺乏相應救助政策和資源的,及時啟動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個案研究解決,確保精準幫扶困難群眾,實現應幫盡幫、應救盡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探訪關愛服務隊伍284個。
建立長效機制,形成關愛閉環
建立關愛走訪發現機制。依托省社會救助服務平臺、智慧民政等困難群眾數據庫,組織探訪關愛服務隊伍深入開展入戶排查,按照七類困難對象類別,摸清困難家庭在基本生活、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困難需求,形成分類關愛服務需求臺賬,建立困難對象分類關愛服務信息庫,細化困難群眾服務需求工作。
建立關愛服務供需機制。結合現有政策,依托三大幫扶中心、三大慈善平臺及其他慈善幫扶項目,梳理政府福利、社會服務等救助服務事項或惠民項目“兩張清單”,根據對象需求情況,制定個性化關愛服務方案,因類制宜地鏈接資源實施關愛幫扶服務,做到分類施策、精準幫扶。截至目前,共梳理政府福利清單85個、社會服務項目清單157個。
建立關愛服務回訪機制。建立關愛幫扶檔案,定期聽取困難對象的幫扶反饋意見,動態更新管理七類困難對象困難問題與需求,有針對性適時調整救助幫扶工作舉措,提升關愛幫扶的精準性、可及性,形成關愛服務的閉環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共跟蹤回訪困難對象816戶。
強化政策宣傳,營造救助氛圍
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通過線上播放政策宣傳動畫片,線下開展宣傳活動、設置流動宣傳點、分發宣傳手冊、現場講解答疑、播放宣傳標語、張貼宣傳海報、入戶走訪慰問等方式,及時主動告知救助新政和救助資源,將惠民政策送到七類困難對象身邊,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幫助困難群眾的良好社會氛圍。
今年以來,共制作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動畫片2條,分發政策宣傳手冊等15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