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是全國第11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為加強市救助管理站與社會各界之間的溝通了解,提高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市救助管理站開展了主題為“科技賦能筑大愛,溫情救助守初心”的開放日活動。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站內+站外”模式,以站內救助介紹、體驗為主,同時開展站外政策宣傳、線上網站展示、開放答疑等,吸引超500名群眾參與活動。
站內主會場活動邀請了來自社會各界別的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監督員、各鎮街公共服務辦公室救助管理工作專員、市民代表以及新聞媒體等共計55人參與。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緊密結合主題,介紹近年來科技發展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展現了近年來的工作成效,并精心為參與活動人員準備了救助管理站住宿、伙食等照料服務,社工心理輔導,流動救助等體驗活動。參與活動的群眾紛紛表示對救助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社會救助的不斷發展表示充分認同。
會場外,市救助管理站在人流集中的地方設立了流動攤位,向市民群眾宣傳政策法規及工作流程,并對群眾關心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讓市民群眾全方位了解什么是救助、什么人需要救助、市民怎樣參與救助。共開展市民宣傳超500人次,派發宣傳單張2000余份。此外,還在中山網開設了線上“開放日”平臺,市民可通過網站觀看救助管理站宣傳片,了解救助管理站工作規程和尋親案例,并公示救助熱線和郵箱,接受群眾的咨詢與監督,接收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為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持。在照料服務方面,全國統一的救助管理系統可以第一時間登入、查詢受助人員的救助信息,能讓救助機構更加直觀、高效地了解受助人員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救助服務,也更有力保障了流浪乞討人員的合法權益,極大程度地提升救助管理服務層次。今年以來,中山市救助管理站共進行救助602人次,其中站內救助468人次,站外134人次。社工共開展站內受助人員文體活動43次,服務滯站受助人員198人次。在尋親送返服務方面,近年來中山市救助管理站通過科技的力量,緊密聯系公安部門,通過公安部門人臉比對、DNA檢測等技術手段協助尋親,為11名無名氏人員成功尋親,確認信息不詳人員身份49人。今年以來,聯系親屬、單位接領38人,外機構來接領10人,本機構送返99人。在流動救助方面,通過精確定位、繪制流浪地圖等現代化手段,全面掌握全市流浪人員具體分布信息,在重大節假日、極端天氣來臨前,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人身安全。今年以來,市救助管理站共出動流動救助車輛56車次,聯合公安(街道)開展救助14次,共出動工作人員128人次,勸導救助122人次(勸導入站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