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人團圓,相思得以解。在中秋節臨近之日,中山市兒童福利院上演了溫情一幕,10歲男童小陽在工作人員與公安機關的見證下,與自己的生父母含淚相擁、緊緊相依,這場橫跨十年的相思,在此刻圓滿落幕。
被“遺棄”的孩子
時間回溯到十年前,小陽與雙胞胎弟弟在中山市南頭鎮廣濟醫院出生,是胎齡不足7個月的早產兒。因極低體重、呼吸窘迫在出生1小時后便被緊急轉入市博愛醫院新生兒科治療。經搶救后,小陽胞弟仍不幸離世,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在外籌措治療費的父母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巨大的悲痛掩蓋了小陽父母的理智,他們以為兩名孩子均在救治過程中不幸離世。萬念俱灰下,小陽父母選擇離開中山,并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醫院在遲遲聯系不到小陽父母后選擇報警,警方多方尋找未果,于是將小陽以棄嬰身份送入中山市兒童福利院撫養。至此,小陽成為了一名兒童福利院集中供養的兒童,并在此度過了近10年的時光。
愛我的“媽媽”
小陽是一名早產兒,相較于其他孩子,他更瘦小也更孱弱,需要更精細的呵護,福利院將其安置至嬰兒班進行照顧,經驗豐富的苗姐成了小陽的第一任“媽媽”。據苗姐回憶,小陽剛入院時被醫生發現視網膜病變,不及時處理會有致盲風險。為了讓小陽的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院里的醫生經常帶他去醫院做各種檢查。2015年春節期間,能治好小陽的針劑終于從廣州調配過來了,“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很激動,立刻安排小陽去醫院進行治療”。這一晚,苗姐寸步不離的守在小陽身邊,仔細觀察小陽的狀態,生怕出現什么意外。“因為在春節期間,所以醫院人特別少”苗姐回憶道,“但不覺得冷清,想到小陽很快就能痊愈,心里感覺很溫暖”。在保育人員及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小陽的視力逐漸恢復,性格也慢慢開朗起來,他很親人但也愛撒嬌,總是纏著“媽媽們”撓癢癢,眼睛瞇成彎月牙,發出咯咯笑。
漸漸地,小陽長成了一個乖巧可愛、討人喜歡的孩子,這一年他4歲,開始上幼兒園。為了讓小陽更好的成長,福利院決定將其轉入新成立不久的模擬家庭進行養育,就這樣,溫柔耐心的錢姐成了小陽的第二任“媽媽”。與之前集中養育模式不同,模擬家庭更注重家庭氛圍營造,也更關注兒童身心發展的細微變化。錢媽媽溫和細膩,會耐心回應小陽每一個稀奇古怪的想法,循循善誘,引導小陽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生活上的難題,小陽不僅懂得了照顧自己,還學會了替媽媽分擔家務。入讀小學之后,小陽愛上了運動,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冒險家”,在錢媽媽的鼓勵下,他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100米短跑接力賽,還榮獲了年級二等獎的好成績。
那個小“星”愿
小陽長大了,看著身邊伙伴們接二連三的回歸家庭,小小的心愿在內心滋長。小陽很喜歡和人親近,對集體有融入感,特別喜歡參加福利院組織的各類活動。為充實院內兒童的生活,2023年,福利院為孩子們鏈接到樂心志愿服務隊,常態化入院開展志愿服務。志愿者團隊才藝出眾、活動豐富,可以陪孩子們進行各種文體娛樂活動,他們成了小陽每周最期待見到的對象。在一次志愿服務中,志愿者哥哥姐姐們教孩子們做手工折紙星星,并告訴孩子們這是“許愿星”,也許是太想愿望成真,小陽學的特別認真,趁無人注意,悄悄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折成了一只漂亮的小星星。
在小陽回家的前一天,福利院工作人員走訪了小陽并告知了此事。小陽眼睛彎彎笑,嘴角拼命往上揚,臉上掩不住的驚喜,“是我的爸爸媽媽嗎?我的爸爸媽媽要來接我了嗎”,在得到工作人員的肯定答復后,小陽露出狡黠神色,轉身拿出一只天藍色的紙折小星星,小心翼翼的拆開,一行稚嫩的字體呈現在大家眼前:希望我能回新家。
愛可赴千里
為了讓更多孤棄兒童回歸家庭,市兒童福利院聯合公安機關為院內疑似有親屬的兒童開展了尋親工作,小陽便是其中之一。經過公安機關的全力排查,初步掌握了小陽疑似生父母的個人信息。但時過境遷,原有的電話、住所均已變化。
福利院并未放棄,積極拓寬尋親渠道,致電疑似生父母工作的公司,后與疑似生父母戶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門取得聯系,成功對接了疑似生父母,他們配合公安機關做了DNA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們為小陽的生父母。
接小陽回家的那天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小陽父母精心準備了一套男童服飾,在家人的陪同下,從老家奔赴千里,早早的來到了兒童福利院,坐在接待室焦急的等待著。不一會兒,背著雙肩包的小陽在保育阿姨的陪伴下小跑了進來,看到眼前跟自己長得十分相像的夫妻,開心卻也略帶羞澀的叫了聲“爸爸媽媽”,此時的爸爸媽媽已經紅了眼眶。十年相思苦,一朝得以解,媽媽眼含淚水,一把將小陽摟緊懷里,溫柔的摩挲著小陽的手臂,撫摸著小陽的頭發,仔細的端詳著小陽的一切,視若珍寶。談及這些年的心境,小陽媽媽淚如雨下,“每每做夢都會想到他”、“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他”、“感謝政府、感謝大家,讓我們未來還有機會彌補孩子”。在工作人員及公安民警的見證下,小陽與照顧了自己10年的福利院揮手告別,挽著爸爸媽媽的手,踏上了歸家的道路。
2022年至今,在公安機關的配合支持下,市兒童福利院已為6名兒童尋得親生父母。未來市兒童福利院將聯合多方力量加大尋親力度,以使孤棄兒童盡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